而他們,是唯一一個,能夠住上木板裝訂的屋子的。
木屋的頂上鋪有一層木板,再鋪上茅草,下再大的雨水也滲不進來。
四面墻壁也都是封死了的,只要關上門,就能夠將風雨灰塵全部阻擋在外面。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沒有窗戶,關門后,哪怕就是白天,也需要點上油燈,而王偉,卻嚴禁他們在這樣的屋子里面長期點油燈,說是點了會造成窒息。
而且高爐運轉起來后,根本用不了太多的人。
一座高爐,包括填料,運輸,看火,出貨的人,只需要三十幾個就能運轉得過來。
但王偉卻給他們配備了雙倍還要多的人手。
可以說,幾乎每天都有一大半的時間他們是閑著的。
這樣優越的生活條件,他們能不讓人羨慕么。
雖然每天灰塵多一些,但是在野地里面刨食吃的原始人,還會怕一點灰塵嗎。
當王偉決定鋪路面后,高爐二十四小時運轉。
工人兩班倒,那邊每晚都燈火通明,全速燒制水泥。
一船船的水泥通過陽湖運了過來。
然后一匹匹的馬拉著帶有棚頂的水泥車將其運到路基附近。
當初修建路基時取的土讓路旁出現了一條溝。
幾場雨過后,土溝變成了小河,用水的方面根本就用不著擔心。
一塊塊木板被插在路基的兩側,中間留出來了四米的空隙。
路基里面,橫七豎八的放著一些竹片。
在沒有鋼筋的時代,竹片是能夠用來代替鋼筋的。
按照王偉的要求,將水泥配比,然后一車車的倒入路基上。
然后就有人拿著整齊的木板將其撫平。
一夜過后,這些水泥就會初步長住。
最開始的時候,施工隊還很是擔心天氣問題。
因為入秋后,陰天多于晴天。
天陰的時候,你很難判斷,它會一直陰下去還是會陰轉雨。
干了幾個月的活,水泥在這里已經不是稀罕物了。
任誰都知道,一旦下雨,剛鋪的水泥路就很容易被淋壞。
所以他們鋪路的時候,最怕的就是秋季多變的天氣。
不過神奇的是,王偉好像能夠預測天氣一樣。
不論云層壓的有多低,只要他吩咐干活,就肯定不會下雨。
有時候,白天的時候明明晴空萬里,但王偉卻會讓人停工,將水泥遮起來。
果然,等到夜晚的時候,氣候急轉,大雨滂沱。
在王偉這個活天氣預報的指揮下,水泥路面飛快的朝前鋪著。
人們的合作,也愈發的順暢了起來。
從最開始的,一天下來十個工程隊只能鋪出去兩百來米。
到后來,和泥的和泥,固定木板的固定木板,鋪竹子的鋪竹子,人們根本不需要指揮,自己就知道該干什么。
十個隊伍,鋪出去的距離都過了百米,一天下來,就鋪了千余米的距離。
若不是王偉舍不得用馬,水泥的供應跟不上了,大家甚至能夠突破一千三百米的距離。
眾人只看到了這樣鋪路的速度飛快,但王偉卻知道,鋪這么快,隱患也有很多。
最大的隱患就是他們鋪的路,和地球上的比起來,根本不達標。
甚至就連鄉道的標準都達不到。
不過在這個時代,又不走大車的,全靠馬拉,能夠給地面多大的壓力。
所以,哪怕就是這種不達標的道路,王偉堅信,也能夠用上很長的時間了。
就這樣,一個多月過去了。
當人們早晚都會呵出白氣,夜晚草地都會打霜的時候,所有的水泥地面,也都徹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