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等到王偉將磚夾子的圖紙送到了煉銅廠,幾個磚夾子送過來后。
一個人搬磚的速度,抵得上原先的三個人。
而且一天下去,手上除了老繭厚一些外,一點外傷都沒有。
而且不用直接接觸那些滾燙的磚塊,人也舒服了很多。
現在,磚窯停工,燒窯的人就和其余人一起進林子伐木了。
冬天是最適合伐木的季節了。
因為這個時候,毒蟲毒蛇大多藏匿了起來。
野獸也少了很多。
林子里面的危險頓時大減。
而且那些煩人的藤蔓也都枯死了,干起活來會輕松很多。
以前有經驗的伐木工們在前面將一棵棵巨松放倒,那些新來的人,則將這些松樹的枝丫鋸下來,然后把主干按照王偉的要求,分成同等的長度。
等到分出來的主干七八個人借助草皮帶能夠挪動的時候,就會裝車,由兩匹大馬拉著,沿著水泥路,一節節的均勻的擺放到需要修筑城墻的地方。
在地球上,城墻的發展是逐步的。
最開始,人們建造的城墻都是用土夯實的。
不過這樣的城墻經不起風吹日曬雪打雨淋,而且幾乎每年,都需要抽調勞役去對城墻進行修繕,加高。
等到南宋或者明朝的時候,華夏強大了,這才在原本的土坯城墻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包磚。
可以說,古代的城墻,里面都是實行的。
就算那些城墻下面能夠住人的地方,也大多都是拱形結構。
因為那個時代沒有水泥板,更沒有鋼筋混凝土結構。
若是建成中空的城墻,很容易會造成坍塌的。
好不容易修建出來一個城墻,結果敵人還沒有來,自己就坍塌了,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不過王偉的人手有限,他也有了簡易的水泥。
所以在城墻的修建上,他并不打算將其修建成實心的。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誰都沒有見過城墻是什么樣的。
那些草原人要是敢過來的話,看到城墻阻擋了去路,絕對沒有法子攻城的。
所以,王偉想要將城墻修建成中空的。
而這些松木,將會是城墻的房梁和立柱。
至于以后,等到草原人強大起來,能夠攻破這些矮墻的時候,嗯,呸,王偉相信,只要撐過了這最初的幾年,等到自己訓練出來屬于自己的軍隊,將火藥槍弄出來后,那些草原人算個球。
城墻只是為了保一時的安危,王偉可沒有打算一世都窩在墻內的。
整個水泥路,每天都車水馬龍的。
每隔兩里路,就修建有一個驛站。
驛站和驛站之間都能守望相助,這些驛站,主要是用來存儲水和草料的。
以便隨時給馬匹補充體力。
而且驛站里面各種板車的零配件都會經常補充,若是在路上有車壞了,隨隨便便走幾步路就能找到修理的地方。
筆直的道路,平整的路面,哪怕是木頭輪子,也能在馬匹的拖動下之昂之昂的跑得飛快。
道路給人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
有了平整的水泥路,二十里地,哪怕不騎馬,一天也能跑好幾個來回。
原本在人們眼中,那遙遠的距離,現在開始,變得如同近在咫尺一般。
天氣越來越冷,不知不覺中,天空中就開始有雪花飄落了。
而這個時候,伐木的,燒水泥的,運木頭的工人們都停了下來。
王偉開始帶著他們,用松木制作硬木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