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巫師嘗試以自身,以死者的意識取代神靈意識。”
“讓祖先取代神靈。”
“堆砌數量,以弱小戰勝強大,然后奪取其力量,然后再堆砌數量......”
“兩種不同的巫師流派,開始逐漸擴大,侵蝕和消滅一個個自然神靈。”
“以自己的身體為容器,封存這些自然神靈的意識。”
“但是,神靈之血的強大同化性,徹底地侵蝕了巫師。
“盡管,他們得到了能夠流傳下去的血脈,但是,或許,也正是這個時候,他們也開始逐漸失去一開始不斷抗爭的理念。”
銀發銀眸的中年人帶著感慨的語氣:
“不過,巫師之中,還有一部分并未選擇封印神靈之血的道路。”
“對于當時的巫師的眼中,神靈之血和其他魔物的血液并沒有什么差別,都是來源自強大生物的材料,都是工具使用。”
“這些巫師之所以拒絕,是因為神靈之血的強大同化性,對于他們的道路的影響——”
“血脈巫師們的道路,血脈的強大力量對于弱小的人類身體的同化性,除了身體上的破壞外,還有精神意志上的改變。”
“這些巫師本來的研究路線,就是如何中和、如何減弱血脈力量對巫師精神意志的影響。”
“而在接觸到精靈們在精神意識方面的研究成果后,巫師們之中,那些以自身的犧牲去扭曲精靈們的自然神靈意志的巫師,也是來自這個派系。”
“在精靈們的繁榮破碎后,他們依舊在研究精神、意志、信仰方面的力量。”
“‘無血者’、‘白袍’,這是藍血的巫師們對他們的稱呼。”
“而后.....”
艾爾莎看著對方,聽著對方吐出一個個她未曾學過但無比熟悉的詞語。
“巫師的帝國,建立了起來。”
“依靠神靈之血,依靠血脈的傳承,一個個勢力拔地而起。”
“教會,也在這個過程中,在自然神不斷被巫師們殺死、分割、封印的過程中,陷入頹勢。”
“但給與教會致命一擊的,還是巫師中無血者,那些白袍巫師。”
“藍血者和非藍血者有著非常明確的區分。”
“不使用血脈,他們和普通人沒有太大的差別。”
“巫師們,滲透、潛入了教會。”
“而后,教會逐漸被白袍巫師們占據。”
“甚至最后,人格化的、擁有直接干涉現實力量的神靈,從教會的信仰中消失,這些教會所崇拜的自然神,都被白袍人的一個計劃替代了——”
“‘真理之光’。”
“抽象的,巫師們所追求的未知真理,以神明的名義取代了先前的神靈。”
“再之后,‘血脈’.....”
“呵呵,巫師的理念就是物盡其用的實用主義,最適合的人做最適合的事情,最適合的人有最合適的位置。”
“但是,自從血脈傳承開始,巫師的帝國即使在走向最繁榮的巔峰的道路上,也開始了腐朽。”
“實用主義在血脈的維系下,又培養了唯利是圖、利己大于群體的背叛者。”
“最終,巫師的帝國,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