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消失的鏡世界,其中的一些特性,能夠在血宴之森、在夢境之巢、在末日余燼中找到。
而各個巫師塔之間,并非獨立的,它們每一個都是作為支撐赫猶之樹的節點而存在的。
“戰爭穢壤”是創造系法術研究塔和防護系法術巫師塔之間的連接支撐。
“夢境之巢”是創造系法術研究塔和位面研究塔之間的連接支撐。
“血宴之森”是創造系法術研究塔和生命法術研究塔之間的連接支撐。
“起源之泉”是創造系法術研究塔和煉金系法術研究塔之間的連接支撐。
“末日余燼”是創造系法術研究塔和血脈研究塔之間的連接支撐。
同樣的情況,各個大巫師的鏡世界,在兩兩巫師塔之間,作為連接支撐。
而帶來的結果就是......
巫師塔統御鏡世界,鏡世界內的生靈作為最接近規則所在地的地方,一個個都被規則影響,身形姿態都被扭變成了最接近對應規則的非凡生物。
只是,這樣的狀況發生了變化。
有一些鏡世界,崩塌了,原本互相連接、緊密且穩固的結構,再度發生崩潰。
“末日戰場”只剩下末日余燼、血宴之森、夢境之巢。
這里是無盡的戰場,永無休止的戰爭、毀滅和重生之地。
“幻夢之巢”只剩下夢境之巢、深詠海淵、空想之城、水銀之城。
這里是虛無的幻夢,虛無的事物在這里也能化為真實。
“機械國度”只剩下空想之城、秘密法庭、倒影世界、地脈機關。
這里是秩序的中樞,就連心靈,都會在這里顯現棱角。
“迷霧國度”只剩下地脈機關、白夜迷境、既定之湖。
這里是無名的霧海,是隱匿一切的謎團。
“認知國度”只剩下無知之海、倒影世界、永囚之城、無盡之橋。
這里是心靈的領域,認知在這里具備了形體。
“死之國度”只剩下既定之湖、死告之海、永眠之河、無知之海、暮光之門。
這里是死亡的終境,一切活動的生靈和概念,都會終結沉淪。
“無垠深空”只剩下永眠之河、熔火深淵、永夜之幕。
這里是無底之淵,一切都會被卷入深空。
“規則回廊”只剩下無盡之橋、暮光之門、永夜之幕。
這里是規則的甬道,是一切的基礎。
而最重要的,作為“赫猶之樹”中樞的“血肉之海”,也就是“物質界”與其連接的,是“水銀之城”、“秘密法庭”、“血宴之森”、“白夜迷境”、“死告之海”、“永囚之城”。
這是赫猶之樹的動力源泉,是規則之樹的心臟。
以一座座巫師塔為中心,這些鏡世界統合出的“大地”,是以近似北歐世界樹的架構表現的。
但是,如果按照現如今的類卡巴拉結構的對應情況來說。
末日戰場對應質點1。
幻夢之巢對應質點3。
迷霧國度對應質點4。
機械國度對應質點5。
血肉之海對應質點6。
死之國度對應質點7。
認知國度對應質點8。
無垠深空對應質點9。
規則回廊對應質點10。
少了一個。
又或者說......多了一個。
他的目光,落在了“認知國度”的文字符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