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以后,位于丘雷姆河南岸的阿欽城寨修好了。
與往常的城寨不同,查克丹此次修建的城寨雖然依舊是木質的,不過寨墻卻是木頭、沙袋、石塊加上部分水泥混合壘成的,高達一丈,上面可以站著施放火炮、火銃,就算有敵人攻過來,想要攻破此寨也是不容易的。
為了修建這座城寨,除了查克丹率領的兩千騎兵,額克蘇也將自己部落里的人動員起來,第一個月里,幾乎將阿爾塔特山靠近阿欽地方的樹木砍伐一空。
從阿欽徑直向東,穿越一片低矮的丘陵地帶后,便是如今沙俄帝國設在葉尼塞河上游最大的城市——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與尼堪一樣,俄羅斯人走到一地,也是先后經歷了過冬營地(窩棚)→木寨→城池三個階段,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建于1628年,至今也有近十年了,早已經是一座方園五里,典型俄羅斯風格的磚石城堡了。
城堡建在葉尼塞河北岸,城中的最高建筑,那典型的俄羅斯東正教風格洋蔥頭尖頂教堂在遠處都可以瞧見。
城堡周圍遍布著大量的農田,不過眼下卻有些新情況。
在城堡的對面,葉尼塞河東岸,原本是一片荒地,不過如今場地卻平整起來,在原地建起了一處簡易的木寨。
木寨上空,飄揚著沙俄帝國那有名的頭頂洋蔥頭、下設雙頭鷹圖案的旗幟。
寨子里不時傳來馬匹嘶叫聲,一匹馬叫響后隨即便有大量的馬匹呼應,顯見得這里養著大量的戰馬。
此時已經是阿欽城寨建好后兩個月的時間了,看這處城寨的形制,多半也是最近幾個月建起來的。
木寨對面,大教堂里,有三人剛剛在那里做完了禮拜,然后一起鉆上了一輛黑色的四輪馬車,馬車車身蒙著天鵝絨布,鑲嵌著玻璃,可見不是一般人能坐得起的。
城堡不大,不多時馬車便來到一座府邸面前。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督軍府。
督軍府門口還等著一人,只見那人身材高大、健碩,穿著一身呢絨大衣,帶著貂鼠帽子,腰間一把長刀和短銃分外惹眼。
那三人中的一位約莫四十上下的胖子見到此人便伸出了右手,“哦,我親愛的久加諾夫,頓河的勇士,讓你久等了”
那人略微彎了一下腰,將頭上的貂鼠帽子也摘了下來,露出一頭黃褐色的卷發在寒風中迎風飄揚,加上同樣黃褐色的胡須、白中帶紅布滿斑點的面孔,就好像一篷干草長在雪地上。
“尊敬的大人,耐心的等待是我們頓河哥薩克的美德,等待基洛夫的侯爵大人更是我的榮幸”
原來這位中年胖子便是此時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督軍,基洛夫的侯爵彼得.戈洛文——此時俄羅斯任命的西伯利亞各城池的督軍,多半是有貴族身份的,而站在戈洛文一左一右的兩人,一人大家都很熟悉,原本在葉尼塞斯克就任百夫長、如今已經升任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步軍少校的別科托夫。
另一人則是戈洛文的文書博雅爾科夫,一個高高瘦瘦的中年人,與戈洛文相比倒是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