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柳川靜云站在甲米地城堡上,臉上的神色半喜半憂。
喜的是,自從他來到呂宋后,四處探查、聯絡,進行得異常順利,由于五島藩“老中”身份,以及“回到日本”的承諾,在很短的時間里在他的周圍便聚起了幾百歸心似箭的切支丹武士。
憂的是,他不顧尼堪的命令(探查、聯絡,暗中保護甲米地船坊的工匠,并未讓他起事),提前發動了歷史上原本在今年年底才有的“華人大起義”。
在原本的歷史上,卡蘭巴的農戶率先被倭人武士剿滅,激起了八連、甲米地兩地華人的憤慨,最后竟然聚起了超過八千人的大起義。
當然了,最后的結局也是悲慘的,在西班牙人的分化打擊下,以及眾多切支丹教徒、當地土人的協助下,甲米地船坊的華人工匠幾乎被屠殺一空,八連的人最終只剩下三千多人。
但柳川靜云也有些無奈,說起來此事與尼堪依舊有些關系。
若是放在以前,大明孱弱,明商雖然群情激憤,不過也只是在口頭上說說而已,并不敢有“造反”的實際行動,不過自從尼堪橫空出世后,特別是在濟州島設下了偌大的貿易點后,不少海商幾乎是一北一南兩頭跑,北邊自然是濟州島,南邊的范圍則廣一些,整個南洋都在里面。
尼堪自然知曉西班牙人、荷蘭人在對待華人上的“卑劣”事跡,故此,在時不時接見一些華商時,有時也一時興起,“放心吧,無論在哪里,有了任何困難,大可來此地找我,凡是本汗能幫助的,絕對不會推辭!”
說者無意,聽著卻有心。
汪然明自然是其中一個,不少前往南洋貿易的商人也有一些。
在馬尼拉無緣無故被扣押了一年,這些人自然心頭大火,大明指望不上,就算說了也無人理會,歷史上的西班牙人還評估過到底以多少人去征服大明呢,最后還是因為荷蘭、葡萄牙、鄭芝龍錯綜復雜的關系才作罷。
“瀚海國的大汗會為我等做主的!”
這些商人也不是完全逞口舌之快,他們可是見識過尼堪艦隊的厲害,雖然船只少,不過絕對精銳,跨越大洋更是不在話下。
有了尼堪那句不知幾分真假的承諾,商人們最后在內再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終于將瀚海國的尼堪抬了出來。
當然了,尼堪的名頭此時也僅限于八連、甲米地,中間的農戶哪里知曉這些?
這時,柳川靜云正好來到了呂宋。
他自然不是一個人來的,除了他,還有幾個跟著他修習雙刀流刀法的少年,都是日本人,除此之外,他們在呂宋島西北海岸某處上岸后,艦長李木根還給留下了幾箱武器,柳川靜云一開始將這些武器埋藏在上岸附近,等在馬尼拉附近混熟后又偷偷起了出來。
有了瀚海國“使者”的存在,華商上下串聯的更加勤便了,最后,馬尼拉總督知曉事情有些不可控制了,便提前采取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