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的江面約莫五十丈寬,在船槳的加持下,板屋船很快就來到了江心,此時通溝堡的清軍船只還在碼頭邊上靠著。
看著己方船只那手忙腳亂的模樣,虎爾哈不禁有些生氣,雖然這些水師船只都是多羅貝勒博洛的手下,不過如此不堪成何體統?!
等清軍船只開動起來,那六艘板屋船已經抵近它們了!
此,站寨墻上面的虎爾哈才看清楚,那六艘板屋船的船頭都擺著兩門火炮,火炮不大,兩三百斤的模樣,可那畢竟是火炮啊!
鎮江堡、通溝堡、貓耳山,是清軍在鴨綠江西岸的三大堡壘,不過由于通溝堡夾在中間,清廷并沒有特別重視,莫說火炮了,就是碗口銃也沒有一桿。
“沖上去!奪炮!”
虎爾哈大急,不禁拼命向下喊道。
可惜已經晚了,六艘板屋船上面的火炮開始發射了!
清軍船只還是如今這鴨綠江江面以及遼東海面常見的平底、平面沙船模樣,大量的水手都堆在甲板面上。
一陣轟鳴聲過后,虎爾哈見到己方的船只幾乎有一半的水手都倒在甲板上。
“散彈?!”
虎爾哈大驚,此時,想要順利發射散彈依舊是一個技術活,他不像實心彈,可以很好地控制炮彈與炮膛之間的距離,而散彈由于是大量小彈擠在一起,裝填不好的話由于漏氣嚴重,威力就會大打折扣,故此,在這個時代還很少有人采用。
中國大規模采用,那還要等到滿清鎮壓太平天國時候曾國藩由于“長毛軍”人數實在太多,才想出了大量使用散彈的法子。
閑話少說,正在城墻上的虎爾哈錯愕之時,船頭另一門火炮又發射了,又是一陣令人心悸的轟鳴聲過后,滿清留守小船幾乎失去了戰斗力。
“砰!”
那是板屋船裝在己方沙船上的聲音,此時,那些沙船剛剛駛離碼頭沒多久,被劃著船槳的板屋船推著推著再次靠向碼頭。
虎爾哈突然意識到了什么,“索倫蠻子!”
一個照面之下就將己方的“水師”全滅,如今這個世界上只有一支軍隊能夠做到,那就是裝備了大量散彈的瀚海軍!
如今已經來不及思考到底是索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奪占了朝鮮人的營寨和船只,還是朝鮮人又和蠻賊勾結在一起了。
眼下要防備的是蠻賊上岸奪寨!
不過,等虎爾哈糾集了三百騎兵沖出大寨來到碼頭附近的開闊地面上時,敵人已經上岸了,只有幾百步軍!
不過,令虎爾哈心悸的是,那些索倫蠻子的身前已經一溜擺開了大量的比船頭上更小一些的小炮!
“佛郎機!”
那樣的小炮清軍手里也有,不過虎爾哈的通溝堡卻一門也欠奉。
事到如今,只有拼死上前了,騎兵的速度,拼著死傷一些兵馬也要將索倫蠻子趕下鴨綠江!
碼頭上,一人正在神色嚴峻地指揮著,正是葉鐸!
原來他這一路竟然是奔著通溝堡來的。
如今上岸的火槍兵已經有四百多人了,上岸時,每四人抬著一門兩百斤重的可以快速更換子銃的佛郎機炮,一共四十門!
正面一字擺開了十八門,兩側各十一門,裝填的全是散彈。
在火炮后面,大隊的步軍又分成了三排,一排士兵單膝跪著舉著八斤重的隧發火銃,后面一排彎著腰也是端著八斤重的火槍,最后一排手里則是十斤重的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