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剛的鑿穿戰術奏效了,在付出了大約三百騎的犧牲后,他的大隊騎兵完全擊穿了敵人在北大營附近的大陣,最前面的隊伍甚至開始與從南大營趕過來的騎兵交上手了。
此時,北大營附近,和碩特騎兵已經變得稀稀拉拉的,正是猛虎騎大顯身手的時候。
孫秀剛看了看天色,心中雖有些疑惑,不過他還是對小堡附近的援兵能夠及時趕到滿懷信心。
從楊廷玉的騎兵派出快騎到現在為止,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小時,安曲到小堡(紅原縣)之間的距離只有五十里,騎兵快的話一個小時也到了!
故此,他沒有保留余地,將剩下的一千猛虎騎全部投了上去!
隨著他這一千猛虎騎的殺入,北大營附近的和碩特騎兵全線崩潰,此時由于北面道路被封,前面又是剛才以“鑿穿之勢”洶涌而過的兩千瀚海軍騎兵,他們或是越過白河,或是策馬爬上山坡,總之是慌不擇道。
不過,當最前面的兩千騎兵與從南大營過來的和碩特騎兵交上手后,局勢依舊不明朗,在“穿過”北大營敵騎之后,來到另外一端的瀚海軍騎兵的體力便來到了一個臨界點——這里畢竟是高原。
雖然還能勉強與南大營附近的敵騎形成對抗,不說任誰都知道,他們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當雄八旗是以逸待勞,又都是披甲騎兵。
正在焦灼之時,北面終于出現了又一大陣馬蹄聲。
援兵到了!
不過在山頂上,拿著望遠鏡觀望的楊廷玉面上的神色似乎有些凝重——僅僅來了一隊騎兵,看那旗號應該是郝搖旗的騎兵旅,再后面并沒有其它騎兵的身影!
“達延汗能夠親自來到此地,就肯定不止這點兵馬,不過他也不能將當雄八旗悉數抽調來此,而如果還有騎兵來到小堡附近的話,只有一個可能”
“這些衛拉特人,在沒有外敵壓迫下自然是四分五裂,不過如今有了大夏國這個大敵,青海的諸弟騎兵多半也被達延汗動員起來了,他們若是單個過來,我自然不怕,不過若是擠成一團過來的話,只怕也有幾萬騎兵,若是這樣的話,恐怕陳文盛那里壓力也不小,能讓郝搖旗拼死趕過來估計也是很不容易的”
雖然如此,不過當郝搖旗的騎兵旅趕到戰場后,南大營附近的和碩特騎兵立即氣勢大撅,最后紛紛退卻,一直退到達延汗、索南群培所在的那座山丘下面,而半山腰的索南羅布步軍眼見騎兵戰敗,自己勢必不能單獨支撐,也忙不迭地下山跑了。
而郝搖旗的騎兵旅明顯是快馬加鞭跑過來了,估計是沒有停歇便投入了戰斗,到了此時也是強弩之末,最后雙方又回到了一開始的態勢。
兩支大軍都依托一座山丘布防,隔著大約兩里地對峙。
但無論如何,經此一戰后,達延汗那邊損兵折將,騎兵加上步軍,至少折損了五千人馬。
五千人馬,戰損已經達到三成了,按照和碩特人、特別是達延汗一貫的做法,在這樣巨大的戰損之下,一定是趁機逃跑的。
不過,這一次,破天荒似的,他在此地停了下來。
因為,就在郝搖旗過來時,從小堡那邊也過來了和碩特人的騎兵。
鎮守海北的固始汗第四子**烏巴什帶來了三萬和碩特部族騎兵,正在小堡圍攻陳文盛的大軍!
加上還在甘孜一帶追擊罕都的朋素克大軍,達延汗的軍力依舊大大占優,戰事還有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