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湖盆地!
在后世蒙古國的最西部,喀爾喀三部最西邊的札薩克圖汗部所在,很久以前是一個超大的鹽湖,滄海桑田,到了眼下卻成了一個以荒漠、草原、雪山、湖泊相間的地方,其中,以烏布蘇湖、吉爾吉斯湖、哈拉烏斯湖、哈拉湖、德勒湖最為著名,也稱為蒙古國的五大湖區域。
五大湖區域,南北長約七百里,東西則超過八百里,氣候嚴酷,冬季堪比雅庫茨克,夏季卻擁有高達四十度的高溫,與蒙古國其它地方相比,堪稱“地獄”級別,相對來說,其西北角以烏列蓋為中心的高原山地草場地帶由于地勢較高,條件相對最好。
那里也是經喀爾喀去安西之地,快速擁抱額爾齊斯河的最近路程。
從烏列蓋開始,穿越一條大致沿著巴哈塔爾馬河,總長大約三百里的高寒峽谷地帶就可以抵達額爾齊斯河大拐彎處,在上一次大夏國與準噶爾汗國的戰斗中,大夏國擊敗了準噶爾汗國,將額爾齊斯河大拐彎以北的、以濟良為中心的牧場攬入手中,并在大拐彎處修建了一座宏偉的城堡。
額爾齊斯河城,乃是大夏國與準噶爾汗國對峙的最前線——因為以齋桑泊為中心的額爾齊斯河流域是準噶爾汗國北境最重要、最好的牧場。
回到以五大湖為中心的喀爾喀西部盆地地帶,前面說過,這里是整個喀爾喀的“地獄”地帶,不過千百年來依舊有大量游牧部族在此駐牧,最有名的自然是右匈奴、乞爾吉斯、葛邏祿、薛延陀四大部落了。
大唐時代,曾在以烏列蓋為中心的高山草場地帶設置狼山州,大夏國獲得此地后沿襲了這個名稱,并在烏列蓋建設了城堡。
在北面,烏布蘇湖東邊,特斯河北岸,大夏國也建有埃爾津城一座,扼控其庫蘇古爾省通往圖瓦盆地(唐努烏梁海)的要道。
埃爾津、烏列蓋,一北一南兩座城堡,匯聚了大量的丁口,由于他們都是荒漠地帶少見的大城,自然成了商旅中轉的樞紐之地,在經過大夏十余年的發展之后愈發興旺前來。
以前,在札薩克圖汗位爭奪戰中,札薩克圖汗的第六子伊薩爾在其他兄弟的協助下,主要是大夏國明里暗里協助下,擊敗了族里最有可能繼承汗位的次子諾爾布、幼子達薩爾,接任了第二任札薩克圖汗。
伊薩爾接任汗位后,為了向大夏國示好,將其大帳設在了哈拉烏斯湖附近的科布多,并在那里建設了科布多城,科布多,離烏列蓋最近。
孫德威一行在堅昆城短暫停留后又出發了,他們先是坐火車來到阿欽城,然后在南下,越過丘雷姆山后便沿著大夏馳道一路向南,經達斡爾斯、阿巴坎、米奴辛來到薩彥嶺北麓。
這些地方,是大夏國最早占據的地方,寬廣、蜿蜒的葉尼塞河穿行其中,其牧場、農場、工場縱橫交錯,早就是葉尼塞省上好的地方,此處不再贅述。
越過薩彥嶺后,便來到圖瓦盆地,此時,丘雷姆山以南、唐努山以北的地方都屬于葉尼塞省管轄,在大夏國不懈地努力下,這里與北面的葉尼塞河流域差不多,也是一處農、牧、工均衡發展之地。
在圖瓦府的府城克孜勒休整三日后,一行人再次出發后,沒幾日便來到大湖盆地。
“好熱!”
這是所有人的真實感受。
那是一種極度干熱的感覺,盆地四面環山,內里空氣流通不暢,在夏季驕陽的瘋狂炙烤下,所有的人都像置身一處碩大的蒸籠——一處沒有水蒸氣的蒸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