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納,是比什凱克以東一座廢舊的城堡,從大唐時她先后有碎葉(唐)、八剌沙袞(喀喇汗國)、虎思斡耳朵(西遼)這樣的名字,由于她扼控伊塞克湖、天山以及進入比什凱克大草原的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由于還有殘垣斷壁,車臣得到此地后便依托這些設置了大營,眼下卻被突然出現的哈達迪一萬精騎占據了!
哈達迪占據此地后,立即讓所有的輕騎兵全體出動,以千騎為單位,四處燒殺劫掠,終于驚動了還在前面大戰的車臣。
不過先出現的卻是被僧格派過來的額爾德尼大軍。
當哈達迪占據布拉納后,由于此地四周都是敵境,援兵隨時而至,他讓自己麾下最精銳的五千烏茲別克重甲騎兵穩守此地,只讓輕騎兵四處劫掠,便能起到兩個效果——其一便是一旦遇敵,輕騎兵會很快示警,另外以千騎為單位四處劫掠,就算驟然遇敵,也有一戰之力。
哈達迪的如意算盤實現了,當僧格的堂弟羅布贊格林沁帶著三千精騎作為先鋒出現后,身在布拉納的哈達迪很快就知曉了。
他迅速下令讓周圍的輕騎兵立即回到布拉納,而自己親自帶著五千重騎兵上前迎戰羅布贊格林沁。
沒有意外,他這支烏茲別克重甲騎兵由于要威懾布哈拉汗國以及蒙兀兒汗國,在近幾年與準噶爾人的戰斗中并未參與,一直保持著基本完整的編制。
再者,這些重甲騎兵可是加藍托斯從布哈拉、費爾干納、葉爾羌、加茲尼甚至波斯搜羅而來的,他們有的是異教徒(葉爾羌黑山白山之爭,其它地區遜尼派與什葉派之爭),有的是被部落驅逐出去的(被蒙兀兒汗國欺壓的阿富汗諸部),有的是整個小部落(不滿布哈拉、希瓦汗國統治的烏茲別克、土庫曼部落)。
他們一開始無一例外都是加藍托斯的奴隸,不過在經過了那場拯救布哈拉汗國、與蒙兀兒汗國的大戰之后,他們全部成了加藍托斯的近衛軍,也就是少數拿著薪餉的職業兵,有些類似在大唐中后期中亞一帶的突厥人。
其中的軍官,不少也擁有塔什干總督轄區的牧場和農田,由于塔什干扼控絲綢之路的要道,加藍托斯并不缺錢,自然能支付他這支近衛軍的薪餉,除了這支軍隊,剩下的騎兵便是從他所控制的烏孫、阿勒班兩大部落里抽調的,這里面有的是常備軍,有的則是服兵役的。
哈達迪帶領的這一萬人中,除了那五千重甲騎兵,剩下的全部是來自烏孫、阿勒班兩部的青壯。
沒有意外,哈達迪這五千重甲騎兵給了羅布贊格林沁當頭一棒,在布拉納一戰中大勝之,最后羅卜藏只帶了約莫一半人馬逃回去。
后面的額爾德尼(僧格大舅子)得知后大驚失色,他的第一反應是:“怎么這里也有哈薩克人?!”
“難道他們已經戰勝了車臣,還布下了天羅地網,就等著援軍往里面鉆?”
于是,他一方面派出飛騎去塔城向僧格匯報這里的情形,一方面將剩下的萬余騎兵收縮在一起,慢慢向布拉納靠攏。
很幸運,他的偵騎很虧就俘獲了哈達迪的部族騎兵,審問之下才得知前面的怛邏斯還在交戰,哈達迪這一路不過是一路奇兵。
這下額爾德尼躊躇了,首先他并不知曉前面車臣的具體狀況,對于他以及他身后的僧格來說,削弱車臣當然可以,不過車臣大敗甚至覆滅也不是他們愿意看到的,因為布拉納牢牢地控制著去到比什凱克、怛邏斯的道路,額爾德尼想要得到詳盡的消息,除了擊破當面之敵,就只能向北繞道。
因為,哈達迪是從南面過來的,不用說楚河峽谷準噶爾人的據點已經被敵人拔除了,想從南面的山地繞過去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