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木雖然密度大,堅韌無比,但晾曬干透之后,又很輕,還是建造房屋、家私的上佳材料”
“故此,總督府在此地設置了轄區最大的造船廠和木器廠,木材都是通過大海或者河流用拖船拖過來的,用輪窯烘干之后,很快就能用在船上或建筑材料上”
“哦?”
尼堪突然想到一事,“在佛林港,雖然用上了輪窯,船材的處理依舊需要八個月左右,這里……”
孫德恩回道:“紅木半年就行了,這也是麥大匠摸索過后得出的結論”
他嘴里的麥大匠就是以前在馬尼拉給西班牙人建造大帆船的麥阿水,他的兒子已經貴為總督轄區的工坊總管,相當于工部設在轄區的最高長官,而他六十歲了還趕著老本行,與通州建造漕船出身的楊春一樣,都還堅持在第一線。
隨著向海峽內里行駛,修建的井然有序的碼頭設施一一出現,尼堪也很快見到了設置在阿拉米達島北岸的造船廠。
“父皇,這里一共有二十個船塢,其中十個是建造新船用的,另外十個則是為往來船只翻修、晾曬、修葺用的,您看!”
尼堪順著他的手指看去,只見其中有一個船塢正在修建一艘巨大的、看起來至少有三千噸的大船,尼堪初一看也不以為意,不過瞟到船身的構造時,猛然想起來這是在佛林港、金州港同時建造的眼下大夏國最大的戰艦!
這才是真正的戰列艦!
尼堪正想說了句,又想到了什么,便看向孫德恩,“恩兒,這就是大鵬號吧,朕考考你,此船有何特別的?”
孫德恩正想回答,船場那里駛過來一艘小船,上面站著一人,須發皆白,正是瀛洲船坊的大匠麥阿水。
麥阿水三兩下就沿著繩梯爬了上來,見到尼堪后趕緊跪下了。
“呵呵”,尼堪將他扶了起來,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麥,還硬朗得很啊”
麥阿水咧著大嘴笑道,“托皇上的福,老天爺還不想要我”
尼堪這時放過了孫德恩,而是向麥阿水問道:“新的分艦隊與以往的有何不同?來來來,你是我國兩名船坊大匠之一,快給諸位介紹介紹”
“是,陛下,諸位大人”
“這一艘是大鵬號,長三十丈,寬六丈,高四丈,滿載排水量超過三千噸”
“可裝載船員一千,還可乘坐同等數目的人員以及一千噸的物資,除此之外,底倉可裝載煤炭、備用機器及配件也是此數”
“可列裝火炮超過九十門,最大火炮為四十八斤……”
“等等”,尼堪將李孝彥招了過來,“你說說,剛才老麥所說的數目字有何來歷?”
李孝彥答道:“回稟陛下,剛才麥大匠說了,此船的長寬高數目,按照實際空間計算,可使用的空間高達一萬立方米,而按照海軍的規劃,此船可編制操帆手一百人,炮手三百人,戰斗兵三百人,輔助人員,哦,包括醫生、廚師、技工一百人,海軍陸戰隊三百人,這便是一千人”
“這些人員若是平素都住在炮位甲板,則多余的倉位自然可以裝載大約千人或千頓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