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威廉走了,尼堪看向大夏國諸人。
“你等是怎么看的?”
包括孫德安在內的所有人幾乎都無一例外建議,既然普魯士人掌握了燧發槍的秘訣,還能組建起四個軍團的常備軍,就是大夏國強勁的對手了,建議不要向它們提供太多的燧發槍以及彈藥。
另外,對大夏國幾項關鍵技術實施嚴格的保密制度,對于流到歐洲的關鍵技術實施嚴格的追溯,對責任人進行嚴懲。
尼堪聽了一會兒,未置可否,他問道:“剛才威廉說了,他準備以普魯士一國的力量獨自展開統一德意志諸國的戰事,這件事你等怎么想的?”
諸人的意見也大同小異,無非是普魯士肯定談好了外援,或者是盟軍也說不動,多半是在歐洲大陸并沒有利害關系的英國人,或者是與法國人相鄰的西班牙人。
尼堪看看諸人,見包括孫魯這樣在歐洲待了接近十年的人也是這種看法不禁有些失望,心想:“到底是在歷史上寂寂無名之人,對于大勢的判斷還是差強人意啊”
半晌,眾人的爭論停了下來,他們知曉,皇帝陛下一定有自己獨特的判斷。
尼堪確實有獨特的判斷,不過這個判斷也是在眾人爭論時形成的,在威廉還在的時候他竟然沒想到這些,他不禁為自己反應遲鈍感到不滿。
“難道自己真的老了嗎?”
在眾人爭論時,他一直閉著眼睛,此時他睜開了眼睛,所有的事情在心里理過一遍后已經完全清晰了。
“我的看法是”
一想到這個判斷形成后將要面臨的局面,他爭強好勝的心思又被激發出來了。
“由于我國的強勢,從亞洲開始,在日本擊敗了荷蘭人,在美洲擊敗了西班牙、葡萄牙,在地中海擊敗了法國人,又輕易做到了歐洲人幾百年也沒有辦法做到的長驅直入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壯舉,還拿下了肆擾東歐地區幾百年的克里米亞”
“這么一來,不用說,整個歐洲都恐懼了,當然了,這種恐懼他們是不會當著我們的面表現出來的,眼下朕可以做出判斷了,他們的頭號敵人已經從奧斯曼人變成我國了”
“由于我國占據了明斯克到柯尼斯堡一帶,將整個歐洲一分為二,由于波蘭王國已經不復存在,對于他們來說最靠近我國的就是普魯士,當然了,還有俄羅斯,但由于普魯士與我國友好,他們便只能將心思放在普魯士身上”
孫魯似乎醒悟過來了,“陛下,您的意思是,歐洲諸國,至少是絕大多數已經達成了一致,全力支持德意志諸國統一,統一的、強大的普魯士作為歐洲與大夏國的屏障?這樣的話難怪威廉不怕其它國家的介入”
尼堪點點頭,“還不止如此,朕相信,既讓德意志諸國統一,但又不能讓其太過強大是除了哈布斯堡家族之外的歐洲諸國一致的意見,讓威廉與眼下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匈牙利/波西米亞國王、實際掌管德國南部的利奧波德一世大戰一場然后統一,并成為阻隔我國與歐洲其它國家的屏障,這才是威廉如此信心滿滿的唯一原因”
孫魯問道:“難道他們不怕被我國識破?”
“不會的,利奧波德一世肯定沒有參與進來,當戰事發生后,可以預料,整個歐洲的主要國家都會發布‘不干涉德意志內部事宜’的宣言”
“但如果威廉與利奧波德一世兩敗俱傷又該當如何?那樣的話他們扶持威廉就失去意義了”
“所以他們會在幾個方向進行佯動,比如荷蘭人,或者法國人,或者丹麥人,也會讓威廉打幾個表面上的勝仗,那之后歐洲諸國便偃旗息鼓了,然后會暗中支持威廉”
“但有一個問題”,孫魯繼續說道。
“哦?”
“陛下,眼下奧斯曼帝國雖然大敗于我國之手,元氣大傷,并將亞速海、克里米亞半島整個讓出來了,其騎兵也折損大半,但那是相對于我國來說的,對于以前的奧斯曼人來說,對歐洲進行圣戰一直是他們的理想,如果奧地利與普魯士打起來,正好給奧斯曼人攻入匈牙利創造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