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離開定方城后一路向東南行駛,終于在三日后抵達陳湯城(后世塞米伊)。
由于要在此地等候孫秀瀾的神武軍,尼堪干脆到陳湯城附近轉了轉。
大夏國接手陳湯城附近的區域已經十余年了,當尼堪的火車駛入陳湯城附近五十里范圍時,蜿蜒、寬闊的額爾齊斯河北岸已經遍布著水渠以及由水渠串成的良田,眼下,田地里的黑麥、大麥、燕麥、土豆、玉米、大豆的禾苗已經長到一定程度了,各種顏色在黑色的北岸地帶爭相綻放,讓原本只有一色的草原變得斑斕起來。
與北岸相比,南岸依舊是一片廣袤的草原,衛拉特四部之一的杜爾伯特各部在那里游牧,加上已經歸附大夏國的和碩特、準噶爾、哈薩克等部,廣袤的哈薩克丘陵草原依舊是一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
原本這里是大夏國經略哈薩克、準噶爾的重鎮,不過在更南的厄斯克門、濟良城建起來后,陳湯城便成了一座普通的縣城。
在陳湯城周圍,大夏國的移民已經開墾除了二十萬畝良田,二十萬畝,意味著這里有四千戶人家,原本這里只有三千戶,多出來的一千戶都是從原來的戶數中分出來的,十年時間,人口增長率高達30%!
夏季的陳湯城附近依舊是天高地遠、涼爽宜人的景象,田地里辛勤的農戶戴著草帽、水壺正在里面勞作著,尼堪此時也是一套大夏國士子常見的鑲藍袍裝扮,但他帶著少數人徜徉在田地間時,農戶們還以為是縣城的官員下來巡視呢,便沒有理會,自顧自忙著。
額爾齊斯河流到這里時,由于地勢突然變低,一到春季雪融時必定會泛濫一片,千百年來,在北岸形成了寬約長約百里、寬約七十里的沖積平原,若是放在以前,這里只能是一片沼澤地,以及珍禽異獸的天堂,不過在大夏國接手后,勤勞的移民只花費了半年時間就將這里建成了廣袤的良田。
陳湯城建設在額爾齊斯河北岸,在城堡南面的河面上有一處河心島,利用該島已經修建了一座大橋,一座完全用混凝土建成的大橋。
尼堪帶著親衛軍跨過了大橋來到河南。
“駕!”
好久沒有策馬奔馳在廣闊的草原上,尼堪也是意興大發,不禁放開了韁繩,就在這草原上疾馳起來。
“陛下”
見到尼堪興致如此好,比他還小一歲的哈爾哈圖也趕緊催馬跑到他身邊,一邊還不斷介紹道:“從這里開始,往南有一條大夏馳道直通巴爾喀什湖,途中要經過以前蒙古人修建的阿亞古茲城,然后從那里又分出兩條道路,一條通往巴爾喀什湖北岸的巴爾喀什城,一條通往東邊齋桑泊岸邊的濟良城”
“在額爾齊斯河北岸,還有一條道路就是沿著河岸修建的,也直通濟良城,從濟良城往東,經巴爾塔哈瑪河谷可直到大湖盆地,然后有馳道與從圖瓦盆地南下的鐵道相交”
尼堪突然想到一件事。
“濟良城如今是誰在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