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當瑪木特將兩萬圣戰者扔給哈茲時,他根本沒有辦法將這些人按照龍騎兵、重騎兵、輕騎兵編成各種兵種和陣型,因為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雖然是宗教的狂熱信仰者,但臨近地方的人天然會聚在一起,比如庫爾德人,他們肯定會聚在一起,東非的也是如此。
于是,哈茲只能在各個地方勢力里大致將他們分成各個兵種,由于克孜勒蘇盆地東端面積不大,他將各個勢力大致分成了兩河(阿姆河、錫爾河)、庫爾德、阿拉伯、東非四大軍團,每一個軍團的人數都在三千左右,在包括克孜勒蘇河四條河流附近,每個小軍團扼守一處。
而他自己,則帶著中亞一帶的烏茲別克流浪騎兵,人數大約千人與扼守克孜勒蘇河主干道的兩河圣戰者在一起。
葉連納克沿著克孜勒蘇河北岸抵近盆地東段了!
“父親”
他的兒子阿塔姆正在向他匯報前面的敵情。
“前面五里處就是盧拉河與科克蘇河交匯的地方,這兩條河流交匯之后就是克孜勒蘇河,根據俘虜的情報,那里是瑪木特手下的大將哈茲親自鎮守著,他手下有一千烏茲別克重騎兵,三千來自中亞各部族的圣戰者,這些人都有皮甲”
“瑪木特呢?”
“他帶著另外一萬圣戰者駐扎在薩雷塔什作為后援,父親,圣戰者排兵布陣不能用常理來推測,他們雖然戰力堪憂,但絕對能做到死戰不退,故此,將哪一路圣戰者排在最前面并不是問題,這也是哈茲能夠自己帶隊站在最前面的原因,若是我猜的不錯,他這里才是主力,只有當他這里抵擋不住時,后面的另外三路才會源源不絕補充上來”
“他們用科克蘇河兩岸的野草編成了草袋子,裝填土石后在北岸主道上貼著北岸的大山壘成了一道寬約一里的矮墻……”
“這么說他們想死守?”
“不是,父親,在矮墻的北側是大山延伸下來的一座小山,小山北面則是營寨,他們打的主意是,當我軍在猛攻矮墻時,北面營寨里的騎兵可以隨時出擊”
“北面到底有多少可以利用的地方?”
“倒是有大約十里可以利用的地方,不過那里到處是低矮的山丘以及紛亂的河谷,此時,每一條河谷里都有河水,離開主道后,那些山丘之間的河谷并沒有明顯的道路可走”
“這么說就只能正面強攻矮墻或營寨?”
“這倒不一定,南岸他們并沒有駐扎軍隊,不過此時的河水太深,更兼湍急,我軍不可能涉渡而過,于是他們便有恃無恐”
“薩雷塔什離這里有多遠?”
“只有一百里,那里才有道路通往帕米爾高原,父親若是想利用高原上的塔吉克人若是無法突破這里的屏障,也是無法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