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東海上,嶗山餐紫霞。
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
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
朱艷謝春暉,白發見生涯。
所期就金液,飛步登云車。
愿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
昔年劍界具有傳奇色彩的太白劍仙一個人一壺酒一柄劍,孤舟東渡,訪仙蓬萊,從此仙跡渺渺,音信全無,卻留下了這首流傳甚廣的詩,其境其景,其物其人,讀者宛如親歷。
后世的東海卻已不全然如詩文上所說,嶗山餐紫霞的奇景仍有,安期公或許仍在,也許還有大如瓜的紅棗,但封神一戰中隕落此地的仙神魂魄未散,常往返于波流之間,巨大的海怪也早已經喧賓奪主。
以太白劍仙的修為自可一個人一壺酒一柄劍,與仙神交友,斬妖魔頭顱于左右,孤舟一人,笑看風云;劍圣風無痕,劍神端木賜兩人結伴,也可安然渡海;亦或如煉器宗吳玉那般準備充足,縱然修為根基不夠,也可仗著法寶神兵,指揮得當而安然得渡,可此時的陸鴻心里卻著實沒底。
三丈長的大船行駛在海面上,起先還能看見海岸線,不過半個時辰后海天就成了一線,入眼處盡是煙波浩渺,海水茫茫;陽光下的還是泛著點點光芒,那種無邊無際的博大卻讓人驟生渺小之感,縱然是飛天遁地的修士也很難產生出與天地對抗的斗志,這便是海之威,天之威。
陸鴻此時的修為已趨至道真之境,再往前就是半個仙人了,已經能夠初步感受到道主和袁淳罡所說的勾連天地之意,自然更能感受到海洋的浩瀚。
腳下的大船是孫瑤花了高家從鯤鵬嶺下的船塢里買來的,蓮花水寨的戚少商又親自帶人改造了一番,不僅內外全部都翻新了一遍,還另造了休息室,廚房,洗浴室和觀景臺,里里外外都透著氣派;乘著這樣的船在東海上不像是訪仙,倒像是觀光賞玩來了。
船上沒有船夫,和陸鴻一起來的是玄武和金翅鵬鳥。
玄武已經縮小了身子,變得只有巴掌大小,這時正躺在甲板上舒服的曬著太陽。
金翅鵬鳥則雄赳赳,氣昂昂的立在船頭,它渾身金光燦燦,回首之間顧盼自雄,船頭上仿佛多了一輪小太陽,從遠方飛近的海鷗本想靠近,但一看到這一輪金光烈烈便俱都鳴叫著飛走了。
這樣的一艘大船沒有八名以上的船工本是開不起來的,但這艘船上卻偏偏連一個船工也沒有;經由戚少商的改造后這艘大船的一切行駛都從了簡,只要一個人把著舵就能掌控,聽聞這種船最早是出自東海龍宮的工匠之手,萬劫海也有妖兵會建造這種船,而弇山的造船術則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戚少商早年與東海龍宮有過一樁善緣,因而學會了這造船和馭水的法門。
陸鴻卻是知道,這艘船雖然全面改造后可以在大海上乘風破浪,但其實卻是脆弱的很,待到了東海深處一只海妖,一只海怪的輕輕一擊就能讓它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