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今所處的地方溫度倒是很適宜,白天大概在24、5的樣子,晚上大概在20度左右。
并且范仁還聽巴魯說,他們這里的氣候基本上一直保持這樣,不會有太冷或者太熱的情況出現。
想想也是,以巴魯他們天天穿著破破爛爛的粗布麻衣根本就沒有御寒衣服的情況,要是有冬天早凍死了一大群了。
不過這也導致巴魯這些農民根本沒有什么時令的概念,種地基本上就是種了等熟,熟了就收,收了就種。
另外基本上也沒有什么澆水的概念,因為效率太低也太累。
范仁之前還問巴魯他們知不知道什么叫水利工程,結果換來了一堆懵逼臉,讓他忍不住的在心中罵了一句‘一群土鱉!’。
除草什么的倒是有,但是因為沒有農藥,效率同樣很低。
總之,這里的農業連基本的諸如單作法、渾作法、間作法等種植方法都沒有,甚至連拱型田都沒有,完全是隨緣的種法。
種個地簡直是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
也得虧這地方氣候好,適合作物生長,不然非年年鬧饑荒不可。
除下那幾個駕駛員,范仁又調了二十個人給艾爾,這幾天他抽空就會跟艾爾講一些農業知識,然后讓艾爾再去講給手下的人。
講的知識也不是多高深的東西,只是一些基本的農耕法,拱型田什么的,又教了些控制作物間距的,怎么合理種植的知識。
畢竟他也不是農科專業的,對這方面東西也不是太懂,只能說是了解,照葫蘆畫瓢,都是一些地球上基本是常識的東西,不過對于艾爾他們來說卻是名言至理。
因為抽到的土豆只有一百斤,全種下去也勉強只有一畝地樣子,所以昨天就已經種完了。
現在艾爾這些人基本上就是忙著開墾荒地,準備著以后擴大種植規模。
至于那包棉花種子,范仁還不打算用,因為棉花這種東西還要育苗,相對有些嬌貴,其中的彎彎道道他也不清楚,萬一糟蹋了豈不是得不償失?
據他了解,這個世界或者說在卡因王國及周邊地域可是沒有棉花這種東西的,而是一種類似與棉花但質地粗糙很多的作物。
畢竟地球上的各種農作物是經過幾千年的種植,不斷篩選出來的優良作物,能夠延續到現在的都是各類品種中佼佼者。
所以范仁并沒有貿然去浪費那包棉花種子,想著以后條件允許了再逐步試種。
稍稍遙望了一會兒開墾荒地的進度,范仁又移步來到靠近神殿遺跡的一側巖壁底部,這里不少人正在搭建一些簡易的木制房屋。
因為遺跡大殿已經被劃歸為會議室的原因,范仁就想著讓手下的小弟在大殿外的山谷空地上搭建些木屋作為住所,順便也能讓手下的小弟們有事可做,改改以往吃了睡、睡了吃的懶散生活狀態
不得不說,不管在哪個世界,人的先天智力真的是有差距的。
作為一個電氣專業兼修機械工程的學爺,范仁在結構學上的造詣也不低,但對于他講的什么工程結構原理,小弟們完全是跟聽天書一樣,無奈之下他也只能矮子里面拔高個,讓一個還算可以、名叫科林的小伙子當了工程部部長,同樣劃了二十個人給他。
說起來這些部門有些可笑,畢竟這個山谷營地里一共也才不到一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