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架子上摘下一床唐琴,邊瑞盤坐在地板上,把琴架在腿上輕輕的佛了一下,試了下音色,當錚鋒的弦音破琴而出的時候,一股殺伐之聲侵入了耳膜。
“好琴!”
古琴這種樂器和琵琶等樂器不同,因為其音的和雅、清淡而在樂器中處于超然的特殊地位。
從琴創制的時候便與中華文明的圣君帝王有關,伏羲作琴、舜作五弦琴、神農以絲為弦,以桐木制琴、文武二王改五弦為七弦。
其后的伯牙與鐘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千古傳唱,到后來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都有古琴的影子。
至于儒家的老大,至圣賢師萬事師表的孔子對于琴更是十分推祟。
這賦予了古琴不一樣的歷史地位,說的白活一點就是這玩意兒從來就不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也不是為了演奏給老百姓聽的,這玩意兒就是統治階級自己玩的。
聽鋼琴或者是別的什么音樂會,幾十幾百甚至上千人買票進場人模狗樣的一坐,聽著上面收了錢的琴師們歪頭撥腦的演奏。這玩意兒本質講的是市場,是買賣。
古琴呢?
通常幾個吃飽了撐的,不受重用的名人高士湊在一起,小酒喝高了,一個撫琴,一個奏瑟,剩下的個個斜歪著身子,一手拎著酒壺,一邊聽著琴一邊拍著膝蓋高聲而歌。
這些高士撫琴不是為了給別人聽,其實抒發的是自己的情懷,是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負。琴聲中說的是皇帝老兒不是東西,朝堂更是群丑當道,咱們哥幾個都是經大緯地的大材,可惜啊生錯了時代。
要不就是一個壯士要抽刀子砍國賊,有位高士一聽立刻說壯士留步,某也早看那貨不順眼,聽某給你撫上一曲再去砍人。
于是壯士盤膝而坐聽這位撫琴。
聽完了之后,壯士一般會說,之前某砍人只有三分把握,但是聽了你的琴音之后,某覺得有七八分把握了,某去了!
說完站起來頭也不回砍人去了。
通常這樣的結局有兩種,一種是壯士砍成了,當然也被國賊不給力的小弟給砍死了,撫琴的高士站在壯士墳頭摔碎了琴,一頭撞死在壯士的墓碑上。
然后壯士與名士千古傳唱!
還有一種可能最大,那就是壯士砍國賊沒砍成,反被國賊給砍死了(國賊通常都是難砍的,小弟多嘛)。
這下高士同樣要摔琴,摔完琴之后抄著刀子繼續去完成壯士的未盡事業,也就是砍國賊。無論是被國賊砍死,還是砍死國賊后再被國賊小弟砍死。
結果依舊是名士與壯士千古傳唱!
玩古琴不玩出點逼格來,你還敢說自己是名流高士?
當然了,邊瑞不準備去砍誰,也不準備當名流高士,他撫琴就是為了給自己聽,愉悅自己。
撫琴到是愉快,至少比臨畫強多了,也沒個對比,主要是因為也沒什么高低好比較。就算是架子上老祖宗們留有琴譜,但是伯牙這些古人也沒有灌過唱片不是?
有一點要提一下,邊瑞撫琴一般,但是基本的左右手指法都沒有問題,欠缺的就是練習,不光是沒有問題,而且要比現在很多的所謂大師都要專業的多,原因很簡單,老祖活了那么大的歲數,別人一代一代傳下來總有些差別,邊瑞的老祖根本就沒有這種情況,一代就從古代傳到了邊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