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了英特爾董事會的“過場”,高弦便去看自己最想要的微處理器。
因為高弦的時空亂入,英特爾的微處理器路線,和“老劇本”略有不同。
具體來講就是,Intel4004之后,直接Intel8080,省略了Intel8008。
其中原因不難理解,Intel8008雖然是八位微處理器,但只是Intel4004水到渠成地升級而成的八位版本,而x86架構的基礎并不完備。
于是,高弦把原來的“兩步走”,鞭策成了“一步半走”,將x86架構的原始模型Intel8080催生出來。
在高弦的眼里,技術的絕對領先并不重要,關鍵在于讓“小裝”的知識儲備優勢最大化。
這就像高弦之前為香江證券業數據處理選擇小型機的時候,直接挑中數據設備公司最新的產品PDP-11,其中動力在于PDP-11經典得能應用到一九九零年代,以至于“小裝”能夠提供現成的軟件解決方案。
同樣的道理,高弦對英特爾x86架構的青睞,也是出于類似的考量。
事實上,英特爾x86架構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而是參考了數據設備公司的PDP系列小型機;具體的產品實現,也不是最優秀的,摩通羅拉正在研發的MC6800,就比其功能強大,可誰讓英特爾x86架構最“經典”,進而能讓高弦最“省力”呢。
在英特爾總部的角落里,找到不受待見的微處理器產品小組時,高弦正好看到費金氣呼呼地摔了電話。
“怎么了?”高弦噓寒問暖道。
見是一直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微處理器產品小組的高董事,費金做了個深呼吸,強壓怒火地回答道:“高,您好。我沒什么,只是向主管要生產計劃,再制造一批新版本Intel8080的工程樣品,但遲遲地批不下來,而且市場部門還說,沒想好怎么銷售Intel8080。”
瞥了一眼費金臉上仍然漲紅的神色,高弦心下了然,費金和他的主管,或者更準確地講,費金和英特爾的關系,隔閡日益加深。
當初,因為簽證的關系,來自意大利的費金的工作關系滯留在仙童半導體,導致進入英特爾的時間比較晚;另一方面,英特爾為了挖來費金,著實花費了不少心思。
費金的重要價值,主要體現在,半導體存儲器和微處理器的MOS所必須解決的硅門電路,暫時難住了整個半導體行業,甚至導致英特爾差點因為長時間沒有足夠的收入而破產。
羅伯特·諾伊斯剛好知道費金有解決的辦法,這才千方百計地把對方請過來。
費金也挺愿意來到英特爾工作,一入門,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但不知道為什么,如此一件好事,卻滋生了齷齪。
顯而易見,費金主導攻克的這個技術難關,肯定要形成專利保護。
因此,英特爾申請下來了相關的專利。
這個環節沒有什么問題,費金在英特爾工作,專利自然屬于公司。
矛盾出現在,這個專利的署名沒有費金,取而代之的是他的頂頭上司。
感覺自己的心血被剽竊了,費金可謂一直耿耿于懷。
另外,費金和英特爾的三把手安迪?葛洛夫,也存在著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