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局的角度來看,雖然現在這個時代處于冷戰階段,但米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都想在中東地區秉持緩和的政策,不希望把事情搞大。
在如此情況下,寄希望于大國們發揮作用,徹底解決問題的中東地區各國,肯定深感失望,滿腹怨言了。
尤其在第三次中東戰爭當中,以色列完勝,占領了好多地盤;而阿拉伯各國除了損失慘重,還敗得非常恥辱,當然不愿意善罷甘休,于是便有了現在的第四次中東戰爭。
在高弦看來,這里面的國際關系。相當值得玩味。
比如埃及和蘇聯,以埃及驅逐全部的蘇聯軍事顧問為標志,兩國已經鬧掰了,但蘇聯卻還要被牽著鼻子,給埃及提供武器。
再如以色列和米國,后者即使展開了五分錢救援行動,但也感覺到了,前者占了戈蘭高地、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等等地區,得了大便宜,應該保持克制。
當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后,蘇聯和米國一邊源源不斷地把軍火運到戰爭前線,一邊呼吁雙方停手,可不管哪一邊的小弟,都陽奉陰違地照打不誤。
第四次中東戰爭前半段,突襲得手的埃及和敘利亞,正在順風頭上,一雪前恥之余,還打著一勞永逸地解決以色列的算盤,自然不愿意停手。
當戰爭進入下半場后,緩過勁兒的以色列,紅了眼地要把戰爭初期的損失,報復回來,戈蘭高地方向突入敘利亞本土;西奈半島方向同樣攻入埃及境內,戰爭的主動權已經不在阿拉伯聯軍的手上了。
有一個佐證就是,十月二十二日米國和蘇聯的談判結束后,聯合國通過了停火決議。下令以色列與埃及之間的戰斗立刻停止,停火命令于十二個小時后的以色列時間下午六點五十二分生效。
但實際上,以色列與埃及還在相互報復地開火,而這個年代僅通過人造衛星的照片,還無法準確判斷雙方的前線位置,必須等偵察飛機去確定,進而這場架一時半會還拉不開。
高弦手上的鉛筆,在地圖上的蘇伊士運河東部,輕輕地畫了一個圈,然后說道:“我估計,已經恢復空中和裝甲優勢的以色列軍隊,現在應該完成了對埃及第三軍團的徹底包圍。”
布殊聽得臉色一變道:“如果以色列摧毀了埃及第三軍團,那蘇聯和米國將會身不由己地完全卷入進去,爆發后果難以想象的戰爭。”
“誰知道呢,可能我的推測并不準確。”高弦放下鉛筆,內心無比輕松。
因為,已經意識到敗局已定的阿拉伯世界,開始將滿腔怨氣發泄到米國身上,終于揮起了石油禁運的大棒。
隨之完全可以預見到,高弦在石油行業的投資,尤其墨西哥灣的尤金島三十號油田,將會價值暴增。
正在幫高弦在正治、國際關系等等方面惡補知識的布殊,同樣意識到了這件大喜事,只不過,他是一名成熟的政客,不適合在當前的微妙時局下喜形于色。
他們正討論著,詹姆斯·貝克走進來說道:“大衛,國務卿親自打來電話,請你馬上去白宮。”
高弦望了一眼窗外的夜色,點頭道:“好吧,這就走。”
布殊叮囑詹姆斯·貝克道:“詹姆斯,請務必以你的專業,好好協助大衛。”
詹姆斯·貝克答應一聲后,隨著高弦上了車。
對于大衛·洛克菲勒安排下來的這個幫基新格打下手的活兒,高弦心里頗感壓力,但同時回報也在鞭策著他。
除了那個三邊委員會的會員名額,高弦還惦記上了中東地區因而石油而暴富起來的國家,其幾乎都成立了自己的主權基金,只要關系處到了,忽悠出來幾億美元,應該不成問題。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往往,皆為利往。
雄心越來越大,膽子也越來越大的高弦,還是不能免俗地受到了如此巨大利益的吸引。
但做大事也要有做大事的能力,深知這一點的高弦,來到米國花生燉后,便通過之前積累的人脈,找名師指點,布殊便是其中之一。
至于詹姆斯·貝克,則是在高弦的請求下,布殊給他找的私人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