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除了英國電信、英國石油之外,英國國有企業私有化這個饕餮盛宴里,還是有不少其它大餐,值得下功夫品嘗的,并且不會像布里特石油公司IPO失利那樣咯到牙,比如,高弦就很看好的英國天然氣公司。
其做為現階段英國最主要的家庭能源和服務提供商,類似英國電信那樣,具有事實上的市場壟斷地位,當它的股票公開上市時,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按照英國天然氣公司私有化進程來看,現在加大跟進的力度,比跟承銷商基本已成定局的英國電信死磕,劃算得多。
畢竟,摩根士丹利再受英國正府青睞,也不可能牛博伊地把所有好肉都劃拉到自己碗里。
與此同時,在高弦看來,英國正府希望北美投資者成為英國電信股票主要購買者和長期持有者的策略太過一廂情愿,有極大可能,那些英國電信股票被華爾街賺了一筆經手費之后,兜兜轉轉地最后還會回到英國的金融市場。
到時候,出現“失誤”的英國正府,肯定不敢再單單垂青摩根士丹利;相比之下,在英國電信承銷商這件事上欲求不滿、心懷怨氣的高盛,憑借跟進英國天然氣公司私有化工作的老資格,理應得到“補償”,而高益則搭上順風車,從一級市場的層面,得到自己的那份收益。
埃里克·多布金琢磨了一會,品味出了其中的一個微妙之處,讓英國正府因為英國電信承銷商這件事心中有虧,心中有愧,可以增加獲得英國天然氣公司股票上市承銷商的成功率。
高弦樂了,大家干這一行的,能混到這個級別的,都是千年的狐貍,一點就透。
跟進英國天然氣公司私有化工作是個磨洋工的大活兒,比如至少英國應該還會推個相關的法案,先讓高盛去耗著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念叨摩根士丹利的次數多了,摩根的人出乎意料地主動聯系到了高弦。當然了,對方不是摩根士丹利,而是摩根建富。
因為經歷了大蕭條的米國,在一九三三年出臺了禁止一家公司同時提供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服務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于是摩根財團便分裂出去了一個摩根士丹利,而摩根財團在英國的業務,就是這個摩根建富。
嚴格意義上來講,現階段摩根財團內部的聯系紐帶已經完全斷裂了,以前JP摩根還持有摩根建富的大約三分之一股份,但因為JP摩根的摩根擔保公司跑到倫敦這邊攻城略地,成了摩根建富的直接競爭對手,以至于最近兩年雙方干脆便在股份上“割袍斷義”了,就“雙邊關系”而言,摩根建富遠比摩根士丹利和JP摩根疏遠。
聯系高爵士的人,是摩根建富的二當家,摩根建富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副主席克里斯托弗·里維斯,年長高弦十歲,卻仍然屬于倫敦金融街圈子里的銳意革新代表。
相較而言,摩根建富董事會主席比爾·麥克沃思就是倫敦金融街圈子里的傳統代表了,出身優越,還娶了個伯爵女兒,做事沉穩,一板一眼,紳士派頭十足。
所以,克里斯托弗·里維斯聯系過來后,高弦僅僅是稍感意外,接著便釋然了,克里斯托弗·里維斯確實比比爾·麥克沃思更善于突破各種各樣的傳統規則,想談什么生意,倒也不意外。
結果,高弦失望了,克里斯托弗·里維斯并沒有馬上拿出什么現成的可做生意,而是對高爵士十多年以來的商業成就,以及最近開始以香江外匯基金管理局總裁身份領導香江金融,大加贊賞,想要好好交個朋友,有時間的話,請來摩根建富總部參觀云云。
自己能為英國國有企業私有化的饕餮盛宴去公關別人,當然別人也能來公關自己,就是暫時還不知道克里斯托弗·里維斯打的什么主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