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扶了扶衣袖,又擦了擦額上的冷汗,便用竹竿撥動死尸,已感從竿上傳回的溫熱。事已至此,便決定再次鼓足勇氣,準備上前一看究竟,也顧不上老婆婆的苦口婆心了。
老爺子上前,扶起橫躺在地的那具死尸,雖然內心惶恐萬分,但他知道這人一定還可以救活。老爺子把竹竿遞給老婆婆,慌忙把那具死尸背上,要將他送回老屋醫治。
出了食人區,老婆婆感覺安心了很多,但內心還是對老爺子身上背著的“怪人”感到十分擔心,便搶兩步上前,問道:“師兄。你說這孩子什么來歷?為何打扮得這番怪異?為何又會進食人區?”
“先顧不上這么多了,師妹趕緊去準備上好的人參和靈芝,當務之急,救人要緊。”老爺子快步向老屋走去,吩咐道。
“我這就去準備。”少了食人區的恐慌,老婆婆也是深明救死扶傷大義之人,老爺子這來吩咐,可就積跳了很多。
老爺子把那將死的年輕人放在床上,又為他把了把脈,不禁大驚失色。這年輕人什么來歷?他的脈搏走向雖與常人大抵相同,可他體內又有幾股剛陽怪氣,老爺子一生替人把脈看相上萬人,卻從未遇上過這種怪象呀?
年輕人一頭淺短黝黑的頭發,相貌端正,皮膚白凈似水,難道是哪家大戶之人,真如傳言所說修過仙嗎?老爺子從史料上看過,修過仙之人,才會有這股剛陽之氣。面對如此奄奄一息的怪人,江湖人送外號妙手神醫的老爺子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根據經驗為他治病了。
老爺子見年輕人腳底血流不止,便為他包扎了傷口,又喂了他上好的人參和靈芝后,將他安頓在床上,讓其調養生息。
老爺子走出房門,正在為年輕人熬制下一服湯藥的老婆婆急忙轉過身來,道:“師兄。那孩子怎么樣?”
老爺子搖了搖頭,一籌莫展。
老婆婆見此,上前兩步,擔心道:“遇上什么麻煩了么?孩子是不是沒救了?”
“孩子身上的脈象很亂,骨子里帶著幾分邪氣,我也不知能不能救活他,只能是盡力而為了。”老爺子搖了搖頭,坐在一旁的木椅上。
老爺子姓延名順公,自小跟隨祖父學醫,四十歲學大成,好解疑難雜癥,醫術精通,猶如在世華佗,江湖人送外號妙手神醫。老婆婆劉氏,十四歲便跟隨延順公走南闖北,日積月累,也學了不少醫術本領。
北宋年間,宋夏之戰,令西南、西北地區平民百姓苦不堪言。十二年前,延劉二人,就要被亂軍殃及之時,是當時一位二十來歲的年輕女子東宮婉月救了他們,還給他們在益州一帶安頓居所,從此令一家三口想盡天倫之樂。
可幸福的日子不久,五年前,延劉二老的孩子延桐,無影無蹤消失人間。雖然對二老有恩在前的東宮婉月答應幫他們找到兒子,可五年時間已過,至今還是杳無音信。
延劉二老,本來就老來得子,好不容易將孩子養到成年,可又無聲無息地消失,怎令二老不感到傷悲?可他們年事已高,除了精通一身醫術,并無它長,只能將這心愿,寄托在他們的恩人身上。二老每天都似度日如年,盼望著他們的孩子,能早日歸來。可時間久了,東宮婉月那邊還是沒有一點音訊,他們的擔心,也是越來越重了。
二老悉心照顧這個猶如死人一般的年輕人,不分白晝守候在他身邊,期望能蘇醒過來,可半個月時間已過,年輕人還是原來那個樣子。就在二老被這個不知來頭的怪孩子折磨到精疲力盡的時候,第十六日黃昏時分,年輕人盡然神奇般蘇醒了過來。
當他睜開眼睛那一刻,二老都激動地掉下了眼淚,對言:“醒了,醒了。孩子醒了,我們的辛苦沒有枉費。孩子真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