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金山的個性就是這樣,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對于自己的進步他并不滿意,他還想做得更好,于是,王金山又來到新華書店,買了一些關于太極拳的書籍和卡碟,回家研究起來。
顧一鳴小時候看動畫片的DVD,隨著電腦的普及已經慢慢閑置下來,王金山正好利用上了,每天把卡碟往DVD里一塞,連上電視機,等顧一鳴上幼兒園了,王振華和王鶴立也去上班了,王金山便在電視機前一招一式的跟著練習起來。
如此練了一年多,王金山終于掌握了太極拳的理念和精髓,八個主要特點和八種主要勁別,八門五步等要領也掌握的很是地道了。
在這期間,王金山還學會了太極劍、太極刀、太極棍和太極扇等,又練了幾個月,王金山發現,老年人精力有限,不能學的太多,要少而精,拳劍是基礎,基礎打好了,其他的都沒有問題。
如果把太極拳和太極劍練好了,刀、棍、扇就不在話下了,因此,王金山總結了自己的經驗,熟練掌握了各種太極拳和太極劍的套路和規則,不管在哪里練習,和誰一起練,在什么位置練都是一樣的。
在練習時,最好還要懂得一定的樂理知識,因為在鍛煉時,大多都要播放音樂,大家伴著古樸悠揚的樂曲如翩翩起舞一般拉伸騰挪,如果沒有一定的樂理知識,往往不是快就是慢,很不和諧。
這一點對王金山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從年輕時起他對音樂的音準就非常敏感,常常帶領大家練習大合唱,這樣的經歷讓他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如虎添翼。
然而人心是復雜的,太極拳不管是打的好的和打的一般的,都沒有完美無缺的,包括那些打了幾十年的老師都有不足之處。
王金山在和大家一起鍛煉的過程中,右總結出一條道理,那就是千萬不要輕易“指導”別人,除非是別人來請教,如果主動指導,可能別人并不愛聽,都覺得自己已經打得很好了,你憑什么挑我的毛病?你那兩下子還不如我呢!
就像那年王金山熱情的給剛退休的老周指點動作,結果老周直接給了他一個白眼,“我愛打成啥樣就打成啥樣,關你什么事兒!”弄得王金山當場下不來臺。
從那以后,王金山接受了教訓,大家都是退休的老年人,聚在一起玩不容易,活動總比不活動強,就不要在動作準不準確,步調統不統一上糾結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又不需要考試和升級,隨心就好。
一套拳打下來,王金山面不改色心不跳,氣息平穩,渾身舒暢,再看在一邊學習的外孫顧一鳴,早已熱得小臉通紅,鼻尖兒微微冒汗了。
“姥爺!太極拳太難了!比我們在學校做的廣播體操難多了!”
“哈哈哈!”王金山忍不住笑了,童言無忌,前一陣廣場新來了一個退休的老頭,老周還跟人家吹噓,太極拳是最容易的運動之一了,他退休學了幾天就如行云流水般自如了,這讓王金山在背地里沒少搖頭。
“今天咱們出來的晚,打完拳就不練了,太陽都升的老高了,一會把我外孫子的小嫩臉蛋兒曬黑了!”王金山笑嘻嘻的捏了捏顧一鳴的臉蛋,瀟灑地將劍袋往后背一甩,“走!姥爺帶你喝糝吃油條去!”
“好啊!我要放雞蛋的那種!”顧一鳴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沖孫玉梅揮了揮手,“奶奶再見!”
“再見再見!路上小心點!”孫玉梅笑著揮了揮手,看著祖孫二人的背影,眼睛里露出羨慕的神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