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的三萬秦軍你們也看到了,不錯,那都是我的親兵,所以對我來說,有你們沒你們并沒有什么不同,若是你們有什么地方讓我不滿意的話,就要小心脖子上的腦袋了。”
幾位偏將神色一變,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之后齊聲應“是”。
陳睿揮了揮手,說道:“下去吧!好好操練將士,萬不可懈怠。”
“是。”
待幾人走出帳篷之后,陳睿才收回目光,陷入了沉思。
這幾人都是最低等級的將軍,偏將軍。
楚國采用的是募兵制,五人為一伍長,十人為什長,百人為對正,五百人為偏將,一千人為雜號將軍,五千人為左右郎將,一萬人設中郎將,兩萬人以上為一營,設正三品大將軍。
秦軍六位將軍都是左右郎將,各領五千人,穆虎威應該也是正三品的一營大將軍,至于為何能統領五萬大軍,應該是秦王暫時讓他統領的。
捋了捋思緒之后左右無事,陳睿便臥榻休息了,待得開飯之后,張寧端著簡略的伙食走了進來,對于這時代的軍中伙食也沒什么好挑剔的,粗茶淡飯他也不是吃不下,留下張寧一起用餐。
翌日,大軍開拔,浩浩蕩蕩的出發,連綿幾十里,以步兵居多,少量騎兵,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楚國不產戰馬,所以沒法組建大規模的騎兵。
而在面對以
(本章未完,請翻頁)
騎兵居多的涼國之時,一般都采取防守的策略,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野戰騎兵面對步兵有絕對的優勢,畢竟騎兵的戰場機動性很強,往往可以做到出其不意,可以用少量步兵正面拖住,騎兵沖擊側翼或是背后。
在面對成千上萬的騎兵沖鋒,心智不堅的步兵往往會被嚇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
即使是用長槍方陣和弓弩很好的克制了騎兵的沖鋒,但是騎兵的機動力擺在那里,即使勝了,也難以對他們造成大規模的殺傷。
這也是楚國國力鼎盛也未想開疆擴土的原因之一,兵種的克制很難討得太大的便宜。而魏國步兵絲毫不比楚國弱,從魏國下手也不是明智之舉。
當然,僅僅是騎兵的話,步兵也不是沒有辦法應對,但若是騎射的話,將更為頭疼,會變成活活的箭靶,被耗死。
好在楚國并未與趙國接壤,因為趙國占據大片草原之故,可在草原部落招善弓馬騎射之士。
不過趙國和涼國、燕國接壤,涼國有西涼鐵騎,燕國也有北燕鐵騎,而且北燕民風彪悍,悍不畏死,所以即使趙國有大量的善弓馬騎射之士,也在這兩國手上占不到太大的便宜。
魏國也如楚國一般,騎兵少,但是普通的弓弩傷不了魏國的鐵甲軍,趙國的騎射奈何不了他們的同時,魏國鐵甲也奈何不得他們。
唯一被趙國騎射克制的楚國又不與之接壤。
如此大軍行軍速度自然是不快的,一天也就走個七八十里便要安營扎寨,所以即便襄州邊境至襄城只有短短二百里也走了三天。
不過這三天陳睿的三萬秦軍都是自己安營扎寨了,龐熊顯然是沒那么好心的。
這也無所謂,反正他們帶的物資也很充足。
不過讓陳睿有些意外的是,兩支大軍并未發生什么沖突,要知道,軍中之人脾氣都不小,兩支隸屬于不同的軍隊合在一起是最容易發生沖突的。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秦軍的威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