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明才直接開口道。
沒等鄭凡說話,田無鏡就接話道:
“本王準許的。”
毛明才點點頭,轉而道:
“平野伯麾下我燕地出身的士卒還是少了一些,為免平野伯掌控困難,待得本官回京后,自當調遣一部………”
“本王這里也缺兵,這之后,還要再防備楚人,同時還需要監造我大燕水師,朝廷能再支援多少兵員、民夫、刑徒,就都往本王這里送吧。”
“是,王爺。”
鄭凡完全不用說話,就坐在那里,田無鏡幫自己擋下了發難和摻沙子的麻煩。
“既然如此,先前下官所說之事,還望王爺思慮,下官這就告辭了,明日下官將啟程返京。”
“不送,保重。”
“謝王爺。”
毛明才告退離開了帥帳。
這位兵部尚書,在靖南軍里,本就很難吃開,更別提在靖南王面前了。
“王爺,末將過來是想請王爺借一支兵馬幫忙護送那些百姓去雪海關的。”
“準了。”
“謝王爺。”
“先前毛明才找本王,你可知說的是什么?”
“末將不知。”
“他想尋求外放到穎都來,特來與本王說明。”
“這………”
放著兵部尚書的位置不要,想要外放?
“此人所欠缺的,是歷練,本事,還是有的,有他替本王坐鎮穎都,本王在奉新那邊,楚人若是敢北上,應對起來,也就能從容許多了。”
“還真是能屈能伸。”鄭凡感慨道。
那一日殺俘時毛明才的憤怒反應鄭凡可還記憶猶新呢,但想來現在應該是想通了,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那就只能去看結果。
在鄭凡看來,毛明才這次的差事,其實算是辦砸了,不管其中緣由是什么,他繼續坐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上顯然是有些不合適了,所以主動尋求外放,倒不失是一種體面收場的方式。
再者,
可能當大燕的兵部尚書,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種快樂。
因為大燕的軍權,下放得太過于嚴重。
擱以前,乾國的武將不說是見到兵部尚書了,就是見到一個小小的兵部員外郎,都恨不得要磕頭行禮的,但在燕國這里,鄭凡在怠慢了他后,居然心里也沒什么惶恐。
所以,如果外放出來,在這穎都城,只要靖南王沒回來還在奉新坐鎮一天,他毛明才就是穎都實際權力和地位最高的那個人。
相較而言,
確實是比在燕京繼續做那個紙糊的尚書要愜意舒服得多了。
至于這里頭有沒有什么更深層次的政治意圖,
比如說分權,轄制什么的,
這就不是鄭凡應該問的了。
“凡事都事必躬親,就是鐵打的人也受不了,最好的局面,還是專注于自己最擅長的事,打仗,就是如此。”
鄭凡馬上行禮道:
“多謝王爺賜教。”
其實,鄭凡很想說,在這方面,自己做得可謂是相當的好。
不僅僅是后勤補給還是隊伍軍心建設,
我甚至連打仗都不是我自己在打。
“你還有事么?”
“沒事了,王爺。”
“那下去吧,本王乏了。”
鄭凡愣了一下,
這還是田無鏡第一次當著自己的面說“累”。
因為絕大部分的時候,靖南王永遠是偉岸的,就算是杜鵑死去時,他坐在那里一夜白頭,給人的依舊不是軟弱的感覺,反而更像是一只正在醞釀著怒火的猛虎。
“末將告退,王爺好好休息,身體重要。”
離開了帥帳后,鄭凡沒做什么停歇,徑直回到了自己的帳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