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單手合什置于胸前,
嘴角,露出慈悲之笑。
老和尚張了張嘴,
問道:
“咋了?”
“為了回答。”
“該如何答?”
“想做就做即為自然,自然即為佛法,因佛法本自然。”
這些話說完后,
小和尚閉上了眼,
一層層金光,自其身上蕩漾而出,抬頭一望,虛無之中,隱隱有一尊歡喜佛相。
空緣和尚當即笑罵道:
“誰說出家之人出了家,就無門第之分,家里家外,都一個樣,人和人,人和佛,佛和佛,都是不能比的啊。”
老和尚修的是今生佛,相當于白手起家。
而他,在收留了凡小和尚時,就知曉了他的佛性;
他是黔首出身,
但他的徒弟,“祖上”闊過;
佛門里,對此有相對應的說法,叫……轉世。
老和尚不平了,吃醋了;
小和尚依舊閉著眼,
卻開口道:
“看破未必是看破,出去未必不是進來,眾生平等,本就是虛妄。
屋里的人看門外的佛,覺得佛在門外;
可門外的佛,抬頭看了看這天,自己,何嘗不是在更大的一間屋子里?”
空緣老和尚繼續敲鐘,
繼續吐血,
罵道:
“阿彌那個直娘賊的佛,
師父我覺得這筆買賣,不,這筆佛緣,簡直不要太賺。
咋了,
我小徒弟,也動了凡心?”
老和尚清楚,自己現在對話的,不是自己原本來的那個徒弟了,至少,目前不是。
小和尚點點頭,道:“然。”
老和尚繼續敲鐘,
問道:
“師父我是想著,借著這份人情,把這葫蘆廟,再擴建擴建,王府呢,也能給咱多一些度牒名額,師父我當師祖,你收徒弟,做師父。”
了凡小和尚聞言,
道:
“村外的廟,叫村廟,枯藤敗柳斷壁;
鎮外的廟,叫小廟,白蠟香油破衣;
城外的廟,叫名剎,香霧金身碩鼠……”
老和尚一邊喘著氣一邊追問道:
“你想要哪里的廟?”
小和尚回答道:
“都城外的廟,叫國教!
萬世,
天下,
歸一!”
“呸!!!”
老和尚用力地吐出一口帶血的唾沫,
罵道;
“阿彌陀佛,這佛,修到盡頭,怎么就修成了人呢?”
“哈哈哈哈哈!!!!”
了凡小和尚放聲大笑:“本是人中來,自往人中去,過了一扇門,是為佛門。”
老和尚又罵道:“這算是明白了,為何當年三侯開邊,貔貅火鳳此等上古祥瑞顯化人間以求追隨。
說白了,
你也是一樣!”
“然!”
了凡小和尚面向奉新城方向,
千里奔襲雪海關,迂回入楚,破軍立功升遷,再得靖南王遺澤托付;
原本的白地,已然有經營成沃土之象!
“氣象就在這里,氣象就在這里!
氣象在了,
該來的,就聚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