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可能真的不冤。
……
燕京城;
一場軒然大波,已經在京城掀起。
楚國向晉東攝政王府稱臣,自降國格,但同時,楚國的使者在向朝廷派遣使者時,依舊用的是“楚國”規格。
楚使更是信誓旦旦地喊出:我大楚只是敗于攝政王,而非敗于燕國。
這一下子,不僅是朝堂炸鍋,連帶著士林以及民間,都因此陷入了兩派觀點爭論不休的境地。
有人主張認為這實在是楚人再明顯不過的離間計,為的就是分化朝廷和王府,千萬不能上當;
但也有很多人主張說,這般明顯的離間計,他攝政王竟然還要上,分明是野心昭然!
其實,近些年來,關于晉東那座王府對中央威脅的論調,一直都沒斷過;
但和在晉東,是鄭凡勒住韁繩,讓晉東的士卒憋著不西看造反一樣,朝廷這邊,也是姬老六在拴著,沒讓晉東威脅論成為主流。
……
“呼……”
大燕皇帝正枕在皇后的大腿上,皇后正為其采耳。
姬成玦很喜歡何思思的腿,相較而言,苓香的體形稍顯瘦削,這枕起來,就不舒服。
尤其是天熱后,手一摸,不僅柔軟而且還涼津津的,別提多舒服了。
“父皇。”
太子進來了;
因為沒設屏障,所以父皇和母后的親昵舉止,完全都落在太子的眼里。
姬傳業……早就習慣了。
皇帝呢,也是故意沒忌諱,天家親情寡淡這不假,但很多時候,無非是個上行下效;
因為吃夠了自己父皇在親情倫理關系上的苦,
姬成玦其實很注意培養自己這一代的天家溫情。
讓兒子多看看父母之間的感情深厚也沒什么不好的;
當然了,姬成玦更清楚的是,確保下一代能和和睦睦的關鍵不是什么道德文章,自己的“以身作則”也不是很準確;
主要還是讓太子,一直毫無疑問的是太子,不給其他幾個小子一丁點機會。
兄弟間,不存在利益爭奪的前提下,沒哪個皇帝愿意擔上殘害手足的罵名的。
“外頭是否吵得厲害?”
“是。”
“你覺得如何?”皇帝問道。
“回父皇的話,兒臣覺得,與父皇,與兒臣,無關。”
“哦?”
“因為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所爭論的,無非是對攝政王的態度,天家,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支持攝政王依舊是大燕忠良的,那必然也是忠于陛下的;
認為攝政王包藏禍心近乎明牌的,也是為了朝廷為了天子著想;
在這個基礎上,外頭吵得再兇,和天家,又有什么干系?
“內閣那邊呢?”
“回父皇的話,內閣諸位閣老,因父皇早就打過招呼,所以都很安靜。”
“嗯,你記住,只要內閣不亂,下面的,吵得再兇,也可以無視之。”
“兒臣謹記。”
皇帝從皇后腿上坐起,皇后幫忙拍了拍龍袍肩膀;
“朕與太子說說話。”
“那臣妾下去為你們父子倆準備些點心?”
“不了,朕出去走走透透氣。”
皇帝走了出來,太子緊隨其后。
魏忠河與張伴伴,一左一右跟在后頭,同時,屏退了左右,將私密,完全留給了這對天家父子。
“傳業啊。”
“父皇。”
“你先前的話,沒說錯,但又說錯了。”
“請父皇指正。”
“他們吵得再厲害,確實與朕,與你,無關;可這些話,不該由你這個太子說出來。”
“兒臣只是覺得,在父皇面前,不應該有絲毫隱瞞。”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