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叫這位蘇州來的角兒馬上裝扮起來,就等著看了,《思凡》一折出自《孽海記》,講的是尼姑思凡下山的故事,這下山算不得什么,關鍵是又要唱念做打又要底氣悠長不能夠因為擺弄身段影響了氣息,全劇一人到底,身段繁重,姿態多變。前半劇以唱腔細膩及思想轉變的過程為主,后半劇則著重在身段功夫,涵蓋了閨門旦及貼旦的領域,一般以貼旦應工,必須要有閨門旦的含蓄。故此也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俗話。
而且另外還有一個,這戲碼是連個搭把手搭檔都沒有的,唱戲的人都知道,一群人在舞臺上唱戲,若是自己個水平稍微次一些,一起搭戲的角兒還能稍微彌補彌補,不要小看了這些配角,若是得了他們的襯托,只怕是不得了的出彩。
可《思凡》、《夜奔》這一些戲,都是獨戲,沒人陪著你,只有一個人在上頭唱念做打,無人幫襯,全靠自己個的能力,這就是十分考校個人的水平了,所以皇帝聽說是要演這一出,來了興致,“宮中許久沒有演過這出戲了,今個倒是好,能瞧一瞧。”
皇貴妃笑道,“也不知道這位供奉如何,別在萬歲爺面前露馬腳就好了,萬歲爺可是聽戲的行家,若是唱的不好,可是逃不過萬歲爺的法眼。”
升平署的太監沒吱聲,下去傳旨了,不一會,戲臺上都預備妥當,梆子響起,一位穿著水田衣尼姑模樣的青衣款款走了出來,先是念白:“削發為尼實可憐,禪燈一盞伴奴眠。光陰易過催人老,辜負青春美少年。”
聲調婉轉,語氣幽微,別的聽不出來什么,但這一句念白,的確是十分婉約別致,帶著一絲南方的水鄉味道,李玉微微抬起頭,觀察著皇帝的神色,皇帝滿意點點頭,顯然是頗為喜歡。
后頭就是正經的唱詞了,第一段就是最有名的山坡羊:
“小尼姑年方二八,
正青春,被師傅削了頭發。
每日里,在佛殿上燒香換水,
見幾個子弟游戲在山門下。”
思凡,可不算是什么正經戲,講的是小尼姑觸動凡心,這才想著要逃下山出家還俗,所以唱詞和身段,都不免有些逾矩,皇帝自然是滿不在乎的,皇太后也是見多識廣,可幾位嬪妃就是沒有那么放肆了,尤其是豫妃,一邊念著閉著眼念叨“阿彌陀佛,罪過罪過”,一邊又是忍不住要瞪大了眼睛,舍不得錯過這么好的戲,要看看這位小尼姑日后到底是怎么一個結局。
小尼姑思凡夠了,終于有了行動,她決定要逃脫現在這個枷鎖,重新回到山下那個充滿各種色彩的紅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