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先別急著謝,既然福晉說我想著入軍機的事兒幫不上忙,但也好歹能出一個主意不是?”三和狡黠的笑道,“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福晉既然是來了,也該給我出一出出主意才是,如何才能進軍機處啊?”
今個三和真的就是和軍機處杠上了,金秀有些無奈,看來今個若是不出主意,只怕是再也不成了,再推諉什么,就真的不誠心了,萬一三和不給自己解決問題,今個又是抓瞎。
“想要入直軍機,無非是兩點,”金秀微微沉思,隨即慢慢說道,“一是得蒙圣眷,圣眷優渥自然可以入直軍機;二就是立有大功,累計功勞下來,多年之后,也是可以入閣拜相。但這些基礎的基礎,還是要起碼當過一兩任的部堂高官,才有資格入直軍機。”
當然,軍機處也有軍機處行走大人,就好像是尚書房行走一樣,不算是軍機章京那么低的職位,但行走,只是行走,還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宰相,一定要比喻的話,那就是軍機行走,只是宰相的后備人選,先簡拔出來,在軍機處進行一段時間的試用期罷了。
金秀所指的的當然不是軍機處行走這樣的預備宰相人選,三和也肯定不想當什么替補軍機大臣,當然還是要正兒八經的入閣拜相才算是三和要追求的東西。
“你說的不錯,”三和贊許的點點頭,“這兩條路子的確是入直軍機處的法子,傅恒是靠的第一個,但他也有第二條路子,阿里袞這些,就靠的第二樣了。”
“是,”金秀不知道為什么三和要用這兩個已經退出軍機處的人來做例子,“中堂大人已經是部堂級的高官了,而且如今還在內務府大臣的位置上當差,正如您說的,都是料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想著辦多少功勞出來,這是不能了。”
“所以還要走第一條路子,是嗎?”
“是。”金秀點頭說道,“還是要應承皇上之意,奮力當差才有些作用了。內務府大臣較之外頭的部堂級官兒,最要緊的好處,就是能夠時時遞牌子求見,這是旁人羨慕不來的好處,離著養心殿近些,這才是三和大人的優勢了。”
“唔呀!福晉這一席話說出來,真是叫我心里頭有了數,”三和笑道,他當然是心里頭有數,肯定也不會是因為金秀的這一席話而真的有什么突破和進展,“只是萬歲爺那邊到底難湊,軍機大臣們且不說,內務府大臣也不少個,我這又是昔日不得萬歲爺信賴的,若是時不時湊在萬歲爺跟前,不得褒獎不說,只怕還要訓斥。”
“那么自然是要想萬歲爺之所想,急萬歲爺之所急了,”金秀說道,“萬歲爺若是想要辦什么,您給萬歲爺辦了,時日久了,萬歲爺自然知道。”
“有什么事兒是萬歲爺所想要辦的呢?福晉有什么賜教嗎?”
金秀避而不言,“這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
“福晉說了這么說,也算是提點老兒了,”三和點頭道,他雖然沒有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但他似乎很滿意今日的交談,“劉太監一定可以放,我就把話兒說在這里了,算是舍了老臉,也要在高恒那兒把人給拿出來。”
金秀微微松了一口氣,朝著三和福了福,三和忙不迭的避開,“多謝中堂大人。”
“我這家里頭老輩姓那拉氏,的確是小了一些,如今我能當到內務府大臣,原本就是祖墳冒青煙了,不過呢,人總是得隴望蜀,想著更好一些,被人稱呼一聲中堂大人,我自己個總是滿足了,可是后代子孫們眼下看著不成器,說不得要為了他們多多籌謀一些,今日和福晉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以后說不得,還是要向您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