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嬌的那個三哥,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梁時雖然在家里行三,但卻是長房第一個活下來的孩子,他前頭的那個哥哥只長到一歲,就早夭了。
溫桃蹊隱約記得,梁時其實也算是有才干的人,畢竟將來是要繼承家業的,梁家倒不似教養女孩兒那般驕縱他,反倒管教的很嚴苛。
但關鍵是,梁時他本是個城府頗深,精于算計的人。
而且他當年陪著梁燕嬌到揚州,實在是沒少在她二姐姐面前獻殷勤。
以前她不懂,只是覺得梁家兄妹真是有意思,哥哥在他們溫家的姑娘跟前大獻殷勤,妹妹偏又對著他們溫家的郎君糾纏不清,說出去也不怕給人笑話,活打了他梁家的臉。
但現在她全都明白了!
梁時兄妹到揚州,怕就是沖著結親而來的。
怪不得上一次李家太太到家里來作客的時候,梁氏當著阿娘的面兒,故意提起她的年紀,話里話外的意思,想問李家太太是不是看上了誰家的孩子,想拉纖保媒,卻被她阿娘一句話給堵上了嘴。
原來那個時候,梁氏是專程試探的,借著李家太太的面兒,全她自己的意。
知道她阿娘的態度后,才把心思動到了溫時瑤身上去。
溫桃蹊冷笑著:“是三嬸派人告訴阿娘的?還是他們兄妹進府時,就很是大張旗鼓,驚動了阿娘?”
連翹啊了一聲,不明就里,怔了須臾,還是回了她:“梁家哥兒和姐兒進府,原也沒有避諱著人吶……大爺跟三爺這會兒不在家,但是二姑娘跟四爺還有六爺也都在老太太房里陪著的,就姑娘還沒去,所以大太太才叫告訴姑娘一聲,讓您趕緊過去呢。”
沒背著人是一回事,只怕梁氏專程拉上了四哥哥和六弟弟到跟前作陪,二房一貫行事都是不得罪人的,知道她娘家來了人,又在老太太跟前陪著說話,家里的哥兒啊姐兒啊的也都在,所以想著叫她二姐姐也過去見一見。
可這原算不得正經禮數,論說梁家兄妹進府,也該是他們先到各房長輩處見了禮,走動過,小輩們才好彼此走動起來。
就說不得罪人吧,也不至于這樣上趕著……
溫桃蹊眉心一動,已經從禪椅上起了身:“二姐姐也是得了信兒過去的?”
果然連翹一面伺候著她換了外衫,一面搖頭:“聽說二姑娘吃過午飯就去三房找大姑娘了,梁家公子跟姑娘進門的時候,二姑娘正好就在。”
溫桃蹊卻覺得,未必是溫時瑤找上門去的,只怕是有人請了她過去,引著眼下的這一場初見才是。
她心越發往下沉。
她想要個家宅安寧,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守著本分過日子,怎么就那么難?
連翹見她臉色不好,替她佩好了腰間的香囊,小聲叫姑娘:“姑娘從聽說梁家人進府臉色就不大好看,您要去三房,可別叫三太太瞧著,這不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