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就是傳說中的康科德嗎?五百年前的義勇兵崛起之地?”
雖然已經在波士頓看到了非常完整的戰前建筑群,但是波士頓市區那里幾乎可以說步步為營,誰也不知道那些建筑中有沒有躲藏著一批窮兇極惡的掠奪者,那樣的鋼鐵水泥的叢林,看著會讓人情不自禁地生出畏懼感覺。
但是在到達康科德后,伊莎能明顯感覺到,盡管這里的房屋沒有波士頓那種高樓鱗次櫛比的密集與宏偉的特點,但同時也沒了壓抑的危機感……街道上的普通居民明顯要多出了很多很多,要知道,像這樣不帶著槍就到處走動,只能說明一點——那就是人們潛意識中已經將其當做了安全的聚居地。
“本來也是廢城一座,只不過義勇兵過來占領了之后,一面清繳周圍匪幫,同時也在疏通下水道內盤踞著的各種怪物,環境安定下來后,自然會吸引到很多的廢土居民前來。”
廢土人對于安穩和平的生活環境的向往,不用ump45過多贅述,伊莎也能理解……或者說她才是三人中對此感受最深的那個人。
“那這些戰前的城市,本身沒有任何的防御能力,一旦被入侵占據了部分樓房街道,就會變成最殘酷的拉鋸戰——你們要如何防備可能存在的威脅呢?”
伊莎還記得自己當初在核彈鎮得到了父親的消息,前去銀河廣播電臺尋找三狗的時候,穿越了地鐵,第一次到達了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廢墟,也是在這里遇到了和超級變種人鏖戰的鋼鐵兄弟會騎士——雙方人馬,在狹窄密集的街道中瘋狂交火,周圍的建筑基本全部變成了廢墟,即使這樣也在頑強地充當著掩體和防御工事的作用。
那是伊莎首次體驗到高強度的“戰爭”模式的戰斗……沒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個人表演,就是鐵與血、火焰與轟鳴的共鳴,雙方竭盡所能地在自己被擊斃前,將彈藥傾瀉到敵人的陣地,一點一點地將地方陣地蠶食。在推進的過程中,幾乎每把陣線往前推進幾米,就會有一個裝備精良的兄弟會戰士倒下,這樣身穿動力甲的士兵,足以一個人單挑一支掠奪者的營地,在這里卻和韭菜一樣被輕易殺死。
城市巷戰的慘烈,給伊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之前,她遇到的僅僅是一些無能的掠奪者,了不起也就是幾個傭兵,與這種等級的戰斗完全沒法相提并論。
“所以就要將防線向外拓展,不糾結于一城一地,而是要將整個地區囊括起來,將防御變得‘活’起來,‘運動’起來。”
戰前的這種城市建筑,本身也沒有考慮過戰略防御方面的需求——因為在現代戰爭的形式下,傳統的陣地防線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再堅固的堡壘,面對高機動性的裝甲部隊,以及空中對地火力轟炸,都是浮云。
當然,在如今這個時代,除去英克雷和未來的東部兄弟會,也沒什么勢力擁有“制空權”這個說法,那些恐怖的重型戰爭機器,也隨著核彈的落下和政府的消亡,而逐漸消失在了人類的視野中……目前,動力甲就是廢土上常規戰力的頂點,以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堅固的要塞還是有其實用性的。
就比如鉆石城。
如果不是它建設在芬威球場的原址上,天然擁有著一層“城墻”,它也堅持不到義勇兵支援到將超級變種人打退。然而這種模式的聚落,有一個永遠沒法回避的局限性——那就是人口問題。
鉆石城的麥克唐納市長,為什么在驅逐尸鬼居民時,能得到其他居民的一致支持?除去人類對于尸鬼的天生歧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就此多出一批空房。
“康科德的地理優勢在于,它作為一個戰前的衛星城,遠離繁華的波士頓,因此避開了戰火最為密集,勢力爭奪最為激烈的地區——距離康科德最近的是列克星敦,列克星敦與波士頓之間還隔著一個劍橋,這就使得康科德可以很輕松地將防線向外推出,擴大戰略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