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匕港鎮,顯然就是一個拿來制衡核子教會的“棋子”。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匕港鎮做牽制,全力發展的核子教會很快就會占領遠港島的大部分地區,屆時阿卡迪亞最大的可能,就是作為一只被教會關在籠子里的金絲雀。
手段是真不怎么高尚,但效果,卻是立竿見影——作為第三方勢力,匕港鎮和核子教會互掐的時候,總得考慮阿卡迪亞的影響力。除去極個別白眼狼,匕港鎮與核子教會還是老實人居多,因為拿了阿卡迪亞的好處,他們基本上是不會選擇武力攻陷阿卡迪亞的。正好,兩方勢力,一左一右,一東一西,把阿卡迪亞的地盤“保護”起來,極大減少了區域內危險生物的存在數量。
代價,就是這種左右逢源的姿態,會讓那些“鐵血派”人士極為不滿。一旦此類人物掌權,矛盾不想激化都會激化,所以迪瑪埋下殺手锏以備不時之需,確實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必要性。
“那些愚昧無知的人,對于核彈的力量一無所知,多半是將核潛艇內的戰略核武器,想象成了大一號的肩抗胖子發射器,但是你我都明白其危險性——所以我傾向于拆除掉核彈頭,你認為呢?”
哪怕輻射世界觀下的核武器,已經相當成熟,當量和污染性遠沒有另一個世界冷戰時期的那些大家伙來的喪心病狂,但終究是為戰爭服務的核打擊力量,是沒法和單兵作戰用的“玩具”相提并論的。【尼克·瓦倫坦】作為實實在在的核子戰爭的受害者,堅決貫徹銷毀這類戰前的殲滅兵器的思路。
“誰有能耐解除這些核彈頭的起爆裝置?”
“我就認識一個真正動手拆過核彈的猛人——是時候把伊莎喊過來了。”
雖然核彈鎮中心掉落了兩百年沒炸的那顆核彈,很明顯是航空投擲的,與核導彈完全是兩種概念,但作為極少數親手拆卸過核彈起爆裝置的猛人,整片廢土也很難找出幾個比她更加專業的了。
“迪瑪的初衷我可以理解,但他的有些做法是要堅決抵制的,也許他自認為自己做的沒錯,每一件事都是出自公心全無肆意,但不想著怎么解決問題,而是專注于如何解決有為問題的人——這種思想要不得。”
想必后來迪瑪自己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一旦他的兩項后手排上了用場,無論是滅掉一個勢力還是兩個全倒,今后阿卡迪亞的日子也勢必越來越難過。因為阿卡迪亞以“落難逃亡的合成人”為主體居民,其結構組成就注定了它勞動力和效率極為低下,沒有外援的話……
也難怪迪瑪最后選擇將這兩段記憶給從記憶庫中刪除,寧愿雪藏這兩個殺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