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有種對牛彈琴之感的白稷辰也默了一下,然后悶悶道:“樣本是什么時候,在哪里采集的?為什么我完全不知情?阿離的樣本不是只有血液和皮屑嗎?什么時候多了鱗片?”
“報告教授,Y00001號樣本取自2號實驗室的水槽。是清潔機器人打掃的時候發現的,疑似為實驗體虞小姐脫落,數據未經比對核實,因此單獨編號,未做并項處理。”
白稷辰臉色又黑了一度,自家系統是跟“實驗體”這三個字過不去了嗎?
統統:不,統統沒有!明明是您親口表示將這個人類登記為實驗體1號的!
不管這一人一統如何就這個命名問題無法達成共識,白稷辰總算從自己的記憶中大致扒拉出了前因后果。
統統說的那個水槽,就是最初阿離待過的水槽。她在那里足足昏迷了一個月,經歷了……咳咳……無數極端環境,才最終在火山環境中蘇醒過來。
白稷辰默默回想了一下自己曾經對統統下的命令,嗯……那都是他天真無知時的失誤……既然,反正,恰好阿離也不知道,不如就讓那一個月隨風散了吧……
言歸正傳,阿離在那水槽里待了那么久,統統得到的命令也只是更換模擬環境,監測她是否醒來,那自然不會詳細記錄她身體的外觀變化。
因此,那幾片遺落在實驗室里的鱗片,才會在她離開水槽后,被清潔機器人發現,并回收到樣本庫里。
白稷辰看了一眼角落里那堆斗篷,其中有一件正是擄走阿離的那個傀儡所有。雖然現在已經無從分辨他手里的這一枚,是不是從那個傀儡的斗篷里掉出,但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可能。
除非真的純粹是巧合。而他白稷辰,從不相信巧合。
那也就是說,阿離身上真的會脫落鱗片?
白稷辰眉頭緊鎖,按目前得知的情況來看,擁有凈化異能的人類,還沒有發生過一例變異。阿離的異能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原則上來說,哪怕所有人都發生了變異,也輪不到她。
可,一個沒有任何變異的人類,顯然身上是不長鱗片的。
他仔細端詳著手中鱗片,表面很光滑,形狀很圓潤,面積也只有常人大拇指的指甲蓋那么大,有點兒像是魚鱗,但是又好像不屬于任何一種已知的魚類。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如此,先前他才會在成千上萬的樣本庫里挑出那幾枚同樣的鱗片來進行試驗。
白稷辰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從自己的隨身空間里取出虞不離的血液樣本,與鱗片進行比對起來。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不完全一致,但是相似度超過97%。
這就怪了,如果鱗片真是來自阿離身上,那應該是百分之百相似。可要是這鱗片與阿離無關,那相似度肯定低于90%。
這97%是什么情況?
白稷辰死死盯著實驗結果,隱約覺得這背后的秘密就是蘇世安死活不愿讓阿離姐弟相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