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榮鑒臻聽罷,亦佩服陛下的大義,而又將不解問出。
“母親,孩兒仍有不解。既然陛下3深明大義,為何不暗中阻止端碩的行為?還要借母親之手,來推波助瀾?”
她幽幽眼光犀利如隼,將他所提及的困惑收入心里,夜中有風撫過她步搖垂下的寶石,搖晃著折射出微微紅光。
“鑒臻,孤一直教你看事情定要如登高俯視森林總攬全局,又要如鷹班犀利能看清所有細節。”
他親奉上一杯熱茶,道:“是,母親常常教導孩兒們。凡事要看到事情背后的本質,這一切的背后是女皇陛下的畏懼?”
她接了他奉上的茶,那清香滿溢于口,“立刻能看到事情本質的人,與花了半輩子都不能看透本質的人,注定有截然不同的命運。而這,就是陛下之所以能位登九五,而太上皇和端碩注定失敗的原因。”(出自電影教父,借鑒一下借鑒一下)
眼見他的眉頭幾乎縮成一團,她又緩緩分析道:“太上皇能輕易被動搖,放棄此時的安穩與榮華并非是不甘或者憤怒。而是陛下權位未穩,江山仍有動搖。端碩之所以一邊順服,一邊不敬,又一邊操持著影響太上皇意圖挑起事端,其本質是她仍舊有霸道一方的勢力和與陛下相爭的實力。陛下儀仗的,看起來是雷霆手段和深得民心,可是民心所向不過是看起來的浮華,實力不足而要穩固江山,本質是各方平衡。”
“所以,陛下的安排是要你和端碩互相制約?維持平衡。”
她點點頭,復又搖搖頭:“只是一部分,陛下并非真正鐵石心腸的人。只是,要長久的穩居皇位,家國富貴,不但要有平衡各方的實力,更要有能任意覆滅一方的能力。陛下要孤出面,也是在給端碩機會。此時,月氏不宜有變。但是敲山震虎,卻是必須的。”
“所以陛下既要相互制衡,又要徹底的熄滅來自太上皇的隱患,更是做好了覆滅端碩一黨的準備。母親,您讓孩兒們看到本質,既然表象如此,那表象之下,陛下究竟要達到什么目的呢?”
她將茶杯放置在桌上,緩緩起身,由著他扶起自己的廣袖向前走去,指著那遠處的山巒,“要人死易,要人活難。要人將事情做好,比要她活著難,更何況是心甘情愿的將事情做好。”
“母親,陛下一心想著平衡,或許也有過于軟弱之嫌。若孩兒遇此事,定是一并發作,永絕后患的好。”
他側目看他,越發笑道:“前兒你父親還說你進益了,哎。還是年輕啊,才看到陛下真心想要的安穩以強國這一層,又忘記了咱們家何嘗不需要一個制衡的?不過,你既然想到了這里,咱們家以后更得謹小慎微,日后十策推行成功,天下富足,可要及時功成身退啊。”
他聽罷,雖有異意,卻也不敢辯駁。只問道:“母親,接下來如何處置這別院事宜?”
“端碩悄入王城,暗中竄攥太上皇與殘留的舊臣,除了王城的勢力外,必定也聯合了地方世家。你派人清查她在王城的各處勢力,仔細盯住下一步的去向。等封地上的消息傳來,先行稟告陛下切斷地方上的勾結。至于別宮,陛下若有其它安排也未可知啊?”
“今夜,母親來拜見太上皇,而太貴妃之死定會誣陷在母親的身上,母親可算好了如何從這件事摘出去。”
她沉思片刻方道:“咱們,且聽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