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瑤沒忍住笑了出來,又深知不妥拉著劉蘭芝去內室整理衣服。
后面還跟著一臉愧疚的陳子桃。
她還沒反應到自己怎滴就將劉蘭芝弄的一臉懊惱,本就不擅言語的更是不知如何開口道歉。
今日阿娘為了喜慶,將劉蘭芝穿上了她剛做的齊腰襦裙,因想著孩子身體張的快,便將原量的尺寸改大少許,對于沒真正發育起來的劉蘭芝,除了本身袖子長之外,襦裙全靠著腰間的紳帶來系緊,是以在陳子桃的拉扯中衣物早已不正。
陳子瑤剛想要伸手幫她,誰料劉蘭芝自己已是熟練的解開系的紳帶。
劉蘭芝先將長裙脫下,正要脫上身的短衣是看到兩人都盯著自己及看不禁有點羞赧,將身扭過去背對遮擋住自己。
陳子瑤又沒忍住差點笑出來,實在是自己這個表妹太搞笑,小小的年齡就懂得知羞識廉的。
知劉蘭芝害羞不好意思,陳子瑤便拉著陳子桃在屋外等候,走出時還擔心地對著劉蘭芝道:“表妹我們就在門外等候,你有事喚我們便是。”
劉蘭芝都能聽到陳子桃傻乎乎地再問她們兩個為什么不能幫自己換衣,一副好像自己那么小傻的衣服都不會整理了。
劉蘭芝嘆口氣,自己身子小,但也不是沒一點用啊。
等劉蘭芝整理好之后,三人重回了廳中,桌上的長輩已經開始收拾碗筷了,陳家三個兒媳將碗筷收拾妥當,知人人都有手中的事,陳家老太太也不耽誤她們忙活其他事,讓幾人紛紛散去回自家。
陳家大兒媳最早走,她牽掛著家中那還未滿月的孫子,在收拾好碗筷便匆匆離去。
二兒媳倒也沒什么雜事,看到自己的小女非常樂意接近劉蘭芝便多留了會,待到自己實在坐不住才走。
雖陳家并沒有什么重男輕女的風俗,到沒有兒子這是二兒媳余氏心中的一個梗,生活上處處小心害怕夫家休了她,在看到大兒家分家出去后立馬也讓陳枝葉提了這事,搬出去住才松了一口氣。
剛剛在廳中婆婆的眼光像是帶著刺一樣,看的她如坐針氈,連找個理由離去。
方氏識趣的將幾個孩子帶了下去,廳中的陳老太太哼了一聲,對著陳氏講道:“那老二家的最是不懂人的心思,我剛眼都要瞥瞎了還不走,等著我八抬大轎送她走嗎?肚子不爭氣人還不爭點氣!”
陳氏立馬幫著余氏說好話,一旁的陳老爺子默不作聲,家中向來他都是不愛摻和后院這些事,也知自己的老伴是刀子嘴豆腐心抱怨幾句就了事了。
陳氏幾句話下肚安慰的自己老母親心里好受多了,嘴角也是帶著笑了。
陳氏見多了這種情況,也是知自己母親的性格都是媳婦熬成婆,阿娘深信若是婆婆不強勢一些,下面的媳婦恐是要翻了天。
也常常幫著家中的嫂嫂說話,也是因此,幾個嫂嫂都對她疼愛有佳。
絮絮叨叨一會后,陳老爺子看外面日天西斜,張口問向陳氏:“阿芝這個丫頭也到了識字的歲數了吧,這次不如讓她在家里多住幾日,耐耐性子能沉下心來,學個皮毛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