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劉蘭芝兩人還在找,前廳的陳家幾人還在討論陳子桃的終身大事。
“前不久那張員外曾是提起了家中有一幼兒,與著瑤兒年紀一般,其意也了然,只等咱們家松口,便讓喜婆婆上門提親。”
老太太提起張家,與著方氏倒是一致的滿意。
那張家也是鎮上數一數二的大戶,但較關系復雜的方家倒是簡單多了,祖上留下的厚田,聘的農戶幫著看管,嫁過去倒也是享福。
陳老爺子也挺滿意,那張家做事從來是公正的,也沒聽聞過拖欠耍賴虧待手下佃戶。
陳子瑤咬唇,手絞絲帕不語,思緒萬千。
自己心中是有人的,但又如何向這祖父祖母解釋?
方氏極滿意這樁婚事,看公婆皆都贊同更是喜上眉頭。
“瑤兒若是沒旁的心思,那便找個適當的機會,你與著你阿娘偷偷的相看一看。”
“張家也是守禮的人,那小兒我也見過的,為人謙恭仁厚,瑤兒這點可以放心。”老爺子輕咳一聲,接上了老太太的話。
決定權轉給了陳子瑤,讓當事人做出決定。
祖母雖是問及了自己的意見,可陳子瑤哪有拒絕的勇氣。
自古以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來的自己做主。
祖母問及自己的意思,怕也是顧及不想讓自己心有遺憾。
堂姐個個都是祖母叔母做主的,早些時間聽聞大姐說,自己成親時方知夫君的樣子,祖母能這樣處處為自己著想已是幸事。
她抬頭,欲言又止,苦笑道:“一切但聽祖父祖母的安排。”
如此便是定下了,只看那張家的行動了,老太太不放心,便又向著方氏嘮叨幾句。
“雖是我們這邊應了,但也不可急心將瑤兒就這樣送出去,譜還是要有的,萬萬不能不能讓人看低了我們瑤兒。”
方氏心中明白,若是急于向著張家表態,反倒會引得旁人流言蜚語,對瑤兒的名聲有辱,當即明白了老太太的意思,畢恭畢敬的應著。
老爺子站起身,向著陳枝茂說道:“明日還要早起,早些歇著吧。”
陳枝茂當即就應,念著明日定要早起,兩人便先行離開。
老太太心中明鏡似的,看出剛剛陳子瑤的猶豫,自己雖疼她,但陳子瑤對著自己有著敬畏,也未必真的跟自己說著知心話。
她也起身,陳子瑤立馬伸手來扶,卻是被祖母用手擋去,讓方氏起身來扶。
方氏身子一顫,一時還反應不過來。
這...是讓自己扶?
一年近不了老太太幾次身的方氏戰戰兢兢的伸手扶,小心翼翼的一點一點向廳外走去。
老太太這幾年身體漸漸的不好起來,一向都是瑤兒在一旁陪著,自己多忙于家事,倒是沒多侍奉她老人家。
如今應是瑤兒婚嫁的年齡,提前適應一下自己?
方氏胡思亂想,飛快的想出幾個理由。
“你可看出瑤兒的惆悵?”
方氏被婆婆冷不丁的一句話打消了念頭,扭頭迎上婆婆那嚴肅的面孔,一時間竟不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