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男子成家立業,大多都是先出了家,再立業。
陳子平已是舞象之年,也近了弱冠之年,大房長子早在這個時候就已是有了婚約,而陳子平卻是遲遲定不下來。
老太太有些失望道:“若是這阿芝再大上幾歲我定是要讓她嫁到陳家給我當孫媳婦,可惜這孩子還小的很啊…”
陳氏連忙說道:“阿芝還小呢,況且兩人恐怕是沒那方面的想法。”
又說道:“可是嫂嫂沒遇見趁心的?”陳氏疑惑出聲,實在想不到旁。
若是如此老太太還不用擔憂,三房方氏最是合她的心,兩人物色這適合的女子也常是想到一塊。
可惜陳子平卻是好像另有人選…
“真的啊?那云家小姐我也聽得幾次,好似是方家夫人的侄女。”陳氏聽了陳老太太說出的,有些驚訝。
這云家小姐依附在方家,無父無母,但怕是也有些不合適。
陳老太太也是聽到旁人提起一些,云家小姐常是借著借書的理由去塾里找陳子平談古說今的。
她和方氏皆都有意只讓陳子平娶一尋常人家乖巧女子便可,并不太樂意那云家小姐。
陳老太太嘆氣說道:“這嫁到大戶人家和娶個大戶人家可是不一樣,有了娘家撐腰,多少也有些底氣。可娶了個大戶人家的女子,你就多言語一句,也能鬧得家底朝天,那云小姐還無父無母,只得靠著方家,若是往后了想,怕是不得當啊…”
陳氏也明白這些道理,陳子瑤嫁給張家是張家有意想要結親家,可這方家可是不如張家那般是個善人。
正擔憂著,老太太拍著她手打斷了她的思緒,悄聲笑道:“我跟你三房嫂嫂物色這鎮上適齡的人家時,還偷偷留意了幾家給苓兒留著呢,要不這幾日你也相看相看?”
陳家也起了心思,如今劉子苓跟著劉大跑草藥生意,倒也是穩重了起來。
自己也是含蓄的提了幾次,至今都問不出阿芝之前口中苓兒的心上人是誰。
這時間久了自然也問膩了,干脆也不再問這些,省的每次劉子苓都要躲著自己走。
“自然是甚好,就是不知如何相看?”陳氏問出聲,心想若是直接去人家姑娘家相看總歸有些不符。
陳老太太嗔道:“馬上就是九月初九了啊!”
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插茱萸免災。
他們這一帶也流行去祭祖拜佛燒香,屆時人們會出門聚到一起,品菊花酒和吃重陽糕。
那些女眷大多也會出門,而今年比著以往更不同,是鎮上的大祭,聽聞陳子瑤帶來的消息,那幾個員外早已悄悄準備好了今年要搞得喜慶一些。
陳氏兩手相拍,恍然大悟:“瞧我這腦子!竟是沒想到這出!那豈不是就近了。”
他們之前沒搬來鎮上時大多都是在村里過的,也就是街坊鄰居會互送一些釀好的酒和簡單的糕點。
再后來搬來劉大劉子苓兩人常是忙,也就她和劉蘭芝兩人簡單過了節日。
如今被老太太一提,心里立馬想了起來。
她連忙起身,說道:“不行,我要去給苓兒做兩件合身的衣服,萬一那日哪家姑娘就瞧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