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到了明辨是非的年紀,心里的怨恨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消的。
到了出事時,人們才知道原來傷害一個人不止身體上的,還有語言上的。
倉促著將人下葬,村子里的人也知曉了真像。
原來那日真的只是董氏婆婆自己不小心踩到東西摔倒,和董氏一點關系都沒有。
可憐董氏到了最后,還要以死明志。
董氏女兒等董氏下葬才止了高燒,大病初愈,顯的精氣不足。
董氏婆婆幾日后也醒來,張口就怪董氏那日沒有扶她。
董氏公公自然訓斥了她一頓,死者為大,況且她平日里對待董氏就不怎么樣。
董氏婆婆知曉董氏被逼了跳井也是一驚,可驚訝過后也沒多在乎。
她五個兒子,除去小兒沒成親那也還是有三個兒媳婦,自然不會怕沒人伺候她。
可經了這事,這個家的人心都已經散了。
劉蘭芝知曉這事已是月余后了。
她正在院子里擺弄從陳家移來的花。
玉姐兒抬來一桶水,直接用手抹了一把汗。
“嫂嫂,你放著讓那婆子干便是了,莫再累到了。”劉蘭芝連忙使力提到自己這邊,心疼道。
如今家里漸漸忙了起來,劉大和著劉子苓忙著草藥生意,陳氏的刺繡買的更是好。
家里只剩下兩人無事,家務活卻是誰人舍不得誰干。
劉大干脆大手一揮,商量著請了一個婆子和丫鬟在家里。
這也不知怎么的轉達著轉達著,直接挑了兩個在街上逃荒來的母女,連著陳家也收了兩個。
可到了如今,兩人還是不習慣事事找人幫忙。
玉姐兒坐在一側,手快速的扇著,笑道:“無礙的,這點東西我還是能提動的。”
劉蘭芝勸她不成,笑著澆花。
玉姐兒平日里無事便回劉家村,知曉的事自然多。
便和劉蘭芝提起了此事。
董氏婆婆這次在鎮上全靠了那些藥材吊著,家里自然欠下了大債。
四郎因為董氏的事心里已是有了成見,大房的被婆婆壓著孩子婚事不松口心里也有氣。
人人都齊了心思,董氏婆婆在村里那是倒出鬧,說自己兒子聽信兒媳婦的話鬼迷心竅不想養他們父母。
最后也不知怎么了,董氏公公就同意分家,可如今也還沒分出個名堂。
劉蘭芝張大了口,之前只知道董氏婆婆摔倒的事,還沒聽到董氏的事。
心里說不出的滋味。
許是同情,許是噓吁。
玉姐兒嘆口氣,難得悲觀道:“這也是沒遇到一個好婆婆,還好我幸運…”
劉蘭芝噗嗤一笑,被她逗笑。
兩人說笑著,也掃去了剛剛的悲傷。
院里走進一婆子,低聲問道:“少夫人,小姐,今日聽聞阿桃小姐要來?我們要多備一些飯嗎?”
玉姐兒沒應,她和陳子桃還有些生疏,自然不知她的生活習慣。
劉蘭芝點點頭,說道:“多備一份吧,一會我再給她坐個點心。”
那婆子應了聲,快步退下去忙活。
玉姐兒盯著她,突然道:“這幾日鎮上的難民好似越來越多了。”
“嗯,是多了些,怕是要不太平了。”劉蘭芝抬頭看了一眼天空,有些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