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都有著習俗,攔什么都不能攔喜婆婆。
喜婆婆是給牽紅繩搭線的人,是給兩家結梁晉之好的人。
正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這喜婆婆上哪家的門多,才是好事。
而今日上他范家的門,他們也還是有些愣的。
范家大郎左思右想,他家最大的孩子,也不過十四五,勉勉強強雖是也算是到了婚嫁的年紀。
等問清了,才明白過來,這喜婆婆今日上門,是另有所求。
他自然是做不得趙月曦婚事的主意,對喜婆婆的話,只能含糊的應著。
更是沒敢讓喜婆婆見趙月曦,左等右等,就盼望著姑母快些回來。
“我老婆子也是樂水鎮的土生土長的人了,這位夫人倒是有些眼生,不知是哪家的兒媳啊?”
趙老太太坐下沒立即就應喜婆婆提及的婚事,倒是問起了旁的。
那喜婆婆有些微愣,隨即立馬就反應過來,嬌笑道:“老夫人可能不認識我,我是鎮北姚家大房的兒媳,上頭公婆健在,底下三兒兩女,夫君兄弟之間和睦,妯娌更是…”
做喜婆婆更是有說法。
要家庭和睦,夫妻恩愛,兒孫滿堂的人。
一提姚家,趙老太太也是想了起來。
打斷她話,“原是姚家大房的,你婆婆我是識得的,你婆婆以前也是做了喜婆婆,促了幾戶人家的姻緣。”
那喜婆婆表情一滯,沒想到趙老太太竟還識得自己的婆婆,來時她婆婆也不曾提起…
可畢竟是人精一樣的人,只那么一瞬間,就立馬揚起笑,套起近乎來。
“原還有這淵源啊!那也是熟人了啊!真是有緣分,我瞅著這門親事說不定還真能成!”
趙老太太嘴角微微一勾,想否了她的意。
“可惜了,我家孫女現在還無心…”
“哎老夫人你別急著否了啊,我跟你說這戶人家你也認識!是鎮上的陳家,家里開著一陳家食肆,吃喝不愁,公婆都還能干,嫁進去也是個享福的命,關鍵是那陳公子啊,在塾里教書呢,妥妥的滿腹經綸!”
喜婆婆一口氣說了出來,喘著氣道:“如此好的人家,可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啊!”
趙家老太太眉頭皺的厲害,范家大郎已是忍不住,近一步道:“你說的陳家,是陳枝茂家吧?其子陳子平?”
那喜婆婆還未將名字說出來,一拍大手應道:“是是是,就是這個陳家,范老爺你認識啊?你認識那就更妥了!”
范夫人輕捂臉,只覺得這狗血的很。
這曦兒,倒是逃不過這兩兄弟了。
范家大郎手一揮,直接翻臉:“你不知之前我們曦兒…”
他接到趙老太太和自家夫人警醒的眼神,將說出一半的話又咽了回去。
同她說道:“我不管,這陳家的婚事,我們不應。”
喜婆婆看他強硬的態度,難以置信。
“這陳家可是一等一的好人家啊…我聽聞趙姑娘也是賢惠有加,這才想促成這一門親事,怎會不應呢?”
“那這婚事,是陳家托你來的嗎?”
喜婆婆輕搖頭,回老太太的話道:“不是陳家…是之前幫著陳家相看…后沒成,便想著來撮合趙姑娘和陳公子…”
范家大郎聽到她的話,險些沒罵出聲來。
這別人家不要的人,就想起來給他們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