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一封信,果真是玉華寫的。
里面只提這是他給孩子的滿月禮,其他并未提及。
問送信之人,也不知玉華幾人現如今在哪,只知這是前幾日遇到一人交代的事。
聽他描述那人長相,應就是玉華本人。
而焦仲卿那邊,也不曾提起過玉華幾人被安排去哪。
劉蘭芝頗有些后悔當初沒問幾句,以至于現在提心吊膽。
但也知焦仲卿不說,也是為了他們好。
太守那邊自然不愿行動被別人得知,若是有人走漏風聲,那便是功虧一簣。
陳氏經由之前驚嚇一事,許久未出過門。
或許是因為柳家自身難保,被他們將了一軍還失了太守的心,正忙著沒時間來想他們的事。
也讓陳氏慢慢放松了自己心態,漸漸的也能出門透個氣。
可等了晚上,必要縮在家中不出門一步。
這些日子事多,快要忘了同李纖云開鋪子的時候,事情竟然有了轉機。
先前在容掌柜看的鋪子,因為租金一直定不下來。
可今日,容夫人竟是找上門。
“我家這位啊,腦子不知變通,差點就錯過你們劉家這門生意了,前一陣你們也曉得,這鎮上鋪子租金都是這般高了,我們要的也不過分,如今壓下來些了,我立馬就趕來同您夫婦二人講。”
容夫人生的一副精明強干的樣,說這話時,還將幾人打量了一個遍。
要說這個鋪子租金這般高,有一大部分還是他們炒起來的。
這些出租鋪子的,哪個人不樂意自己租金能高一些賺的多一些。
只要有人提這事,立馬就會一拍即合。
官府里先前知縣,最是樂意看到這種情況。
他們將鋪子租賃給旁人,首先就要交給官府一些保證金。
其中也包含著官府要看護證明一系列的事。
先前哪有這些事,上一任太守在任時才流傳起來的風氣,以前開鋪子,可不見得是什么好事。
兵荒馬亂時期,你鋪子若是沒幾個人高馬大能守住鋪子的人,那鋪子就是明晃晃被欺壓的。
光天化日之下,搶鋪子吃白食的不在少數。
官府對此根本就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匆匆記錄一番就了事,不知多少掌柜們吃了啞巴虧。
若是真的想讓官府插手管理此事,那打通關系的銀子自然不能少。
前前后后,那打通關系的銀子,怕是就能抵得上被搶的。
容掌柜一家,應該是鎮上將鋪子租賃的老人。
從祖上便喜好蓋房子,從官府買了地契,便興建房屋。
后來幾間屋子,都是在那地理位置頗好的地方。
可先前,哪有人想到將房屋租賃出去。
大多留著自家做一些小生意,或者分出去幾件屋子讓別人租房住,并沒有多少人想起改成鋪子給旁人當鋪子。
能想到這般主意,聽旁人講,大多都是容夫人的主意。
她早年嫁到容家當童養媳,從小便跟著容掌柜學一些算賬之類的知識。
容家本想這些用來讓二人經營鋪子,可偏偏二人反其道,將家里房屋全部改為鋪子,出租給旁人。
當時容夫人的想法,對于其他人開始無異于天方夜譚。
在一眾人的反對中,唯獨容掌柜支持她。
可后來也證明,她的想法并沒有錯。
于是乎,在這個小鎮上,掀起一大波房屋改建為鋪子的事。
也絕大一部分人,因為地理位置的優勢,占據先天優勢。
如此精明頭腦,比著男子們都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