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的路基已經斷裂成了一截截的破碎路段,從高空俯視,這條長達百公里的漫長道路趴伏在大地之上,就像一條被斬成了無數截的奇異長蛇,充滿了荒涼和冷寂的味道。
荒原雖然荒涼,卻并不缺少生命。
只要沿著這些破碎老舊的道路行走,總會遇到人類聚居點的!
…………
二十三天后。
在又一次黑暗降臨前,蘇克終于找到了一處落腳地。
這是一個小型聚居點
外圍是用薄鐵片和廢舊木板釘起來的簡陋圍墻,圍墻內到處可以看到連綿且骯臟的棚屋。大部分棚屋都是依托著一面尚未完全傾倒的磚墻,用木板和破布片圍出了一個個低矮且四面漏風的房子。
由于是日暮時分,那些在荒原上游蕩了一整天的拾荒者們也都陸續返回了聚居點,讓這里再次變得喧囂和吵鬧了起來。
不論他們這一日里的收獲如何,能夠活著回來就是一個值得慶祝和歡喜的事情。新時代的混亂和動蕩雖然摧毀了舊有的社會體系和家庭結構,可是也構建出了一個個全新的組合形式。
女人、老人和孩子體力較弱,只能留在聚居點里或在附近討生活。而體質、力量強上一點的男人則能跑的更遠,拾荒范圍更加廣闊。
惡劣的環境讓種植和畜牧成了奢望,每個聚居點附近資源都很匱乏,能夠承載和養活的人口都是那么可憐。很多時候,這些荒原上討生活的人們只能不住的流動和遷徙,尋找著能夠吃上一口飯的安穩地域。
只可惜,他們如果誕生不出能力的話,就注定只能成為消耗品。舊時代那些生活技能和手藝在這個什么都匱乏的動蕩年代根本沒有施展余地。
沒有能力,他們就只能日復一日的混吃等死,每日里都過著煎熬痛苦的生活。
在這樣的環境里,也只有能力者們能夠保留些許的尊嚴和美好。而占據了人類大多數的普通人也只是勉強活著而已!
踏著夜色,裹緊了披風,蘇克跟隨著歸返聚居點的人流緩緩走進了小鎮。
是的,這個聚居點也是有名字的,叫夜色鎮。
也許取這樣的名字就是因為小鎮太窮,根本燃點不起蠟燭。哪怕夜幕已經降臨,小鎮之內仍是黑漆漆的一片,看起來就像一座冰冷的墳墓。
這樣的小型聚居點也不可能有什么大型勢力或組織盤踞,最多只會有一些大組織的代理人或耳目之類的家伙掌控著局勢。
所以,進入小鎮的蘇克并沒有受到任何盤查,也沒有看到成規模的武裝守衛。沿途遇到的所有人都和他一樣,用骯臟厚實的破布或披風遮擋住面容和身軀,就像一群幽靈般在小鎮里穿梭著。
他們彼此間也很少靠近對方,更不可能打招呼。低垂的兜帽陰影下,一雙雙充滿警惕和危險的目光彼此掃視著。
一旦哪個家伙露出了大有收獲的跡象,周邊就會莫名的多出來一些跟蹤和盯梢的隱秘身影。
而頭一次踏入夜色鎮的蘇克自然也就成了一些有心人眼中的大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