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相信出家之人不會撒謊的。好啦,故宮不用去了,你就去執行新任務!”
常平攥了下拳頭,看了下老首長,如果不是老首長在一旁坐著,他肯定沖山去揍這老小子一頓。奈何形勢比人強,不管有多生氣也得乖乖就范。
嘆了口氣打開了文件袋拿出了里面的資料。
事件發生在80年代,地點在黃河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上,具體位置是黃河花園口到開封蘭考這段水域。黃河中的泥沙含量很高,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里面至少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為了更好地保護黃河,黃河中下游每年都要進行龐大的清理淤泥工程!而這件事情就是在清理這段水域的泥沙發現的。
在我國80年代的時候,黃河中下游每年都要進行清淤的工程,當地的居民也必須(主要是農民要出河工。就像古代的征兵一樣,每家出一個壯年勞力,當然如果實在沒有,也可以出一位老人去燒水做飯從事打雜之類的事情。如果你家里沒有出河工,就必須要出錢。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當時黃河基本上沒有什么水。河工們在河底挖出淤泥,用來加固旁邊的大堤,突然,一個人嗷嗷地吼起來,聲音極其凄慘,似野獸一般!緊接著在河底的所有的人都開始吼,岸上做飯的人非常驚訝,過了一會大家卻自然地停了下來,好像什么也沒有發生一樣的接著干活。吃飯的時候,有人問起他們,可是這些人都一臉的茫然,完全不知道自己還做出了那樣舉動,河底的人那幾分鐘的記憶,就像突然被抹殺掉了。
沒過一天他們居然在黃河中下游挖到一具透明的鬼棺材!這一則消息使村莊上下都炸開了鍋,村民蜂擁而至將這個詭異棺材成圈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個棺材剛剛挖出頂蓋,而且上面的泥土還沒完全掀開,模糊的尸體狀物穿著兩件壽衣,周圍竟然還游著許多清晰可見的小魚。從這些游動的小魚也可推斷出棺材不是密閉,但為什么尸體壽衣為什么能保存的如此完好呢?還有,按照當地下葬不過3米的風俗,這里是黃河改道后才被淹沒的,黃河水非常湍急,為什么棺材竟然紋絲不動未被沖走。
當地喪葬風俗是如果生前無兒,所有喪葬品為雙倍,當然,棺材除外。這具棺材中的尸體就穿著兩件壽衣,說明他就是一個無子之人。尸體口含金左手穿銀,右手拿著打狗餅。打狗餅是用玉米面和著頭發茬蒸的玉米餅,陰間路上有惡狗攔路用來對付的。棺材更分三六九等,薄棺材就是3寸板,估計兩三年就腐爛掉了,好的是9寸板,并且是用樟木、檀木等質地堅硬的木材,然后再在外面套一個楊木的棺材稱為楊木套棺。但是透明棺材確是聞所未聞的,見所未見,而且透明棺材給人的感覺不像是玻璃,摸上去特別的涼,隱約感覺到一陣陣的寒意。
當地膽大的小伙子們則一鍬一鍬的把棺材周邊的泥挖開運走。棺身露出1米下面還是沒有到底。按說棺材充其量也就1米左右高,這就越發的詭異了。更為奇怪的是,棺材蓋和棺材好像連在一起的,沒有任何縫隙。最后河道里,出現了一個深2米,直徑為40米的坑,棺體已經露出1.5米卻還是沒有見到底。挖出來的泥已經變成了膠泥,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