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又一拱手道:
“勞煩師父講這么多,弟子感激不盡。只是有一事弟子不明,那離境之界既然已有通天之能,又為何叫離境?”
玉鼎真人微微一怔,隨即點頭笑道:
“你不愧是仙凡之身,悟性果然比尋常人高出許多。”
他神色又變的肅穆,正色道:
“其實這仙離二境相差無幾,只在于心境。人都有善惡之念,也最怕貪念作崇,有了通天之能便想貪通天之功,狂傲自負目中無人,欲將萬物據為己有,做蒼生之主。當年有蚩尤刑天兩位離境之神,就是因為貪心不足狂妄自大,才漸漸墜入魔道,后終被眾神誅殺。不過對你來說還言之過早,你只管靜心修行,切勿再生雜念。”
楊戩自恃意志堅韌也無惡念,就算功成通天之能也不會離經叛道,更不會悖逆入魔。
便道:“弟子謹記師父教誨,只是弟子不知,要到哪種境界才能開山救母?”
玉鼎真人略做思忖,說道:“仙境便可。”
“才第三境,這么說,我很快就能見到娘親了。”楊戩又興奮的說道。
玉鼎真人卻微微搖頭道:
“練達仙境之界談何容易,資質平庸者縱然全力而為也要幾百幾千年。你雖是仙凡之體筋骨尚佳,在為師看來,怕也要幾十年甚至百年。”
楊戩不禁驚呼:“幾十上百年?我娘還要受這么長時間的苦,那玉帝……”
他又想說玉帝的不是,看到師父沉下了臉,便硬生生忍住。
玉鼎真人飄然落下青石,又寬慰道:“楊戩,你不必心焦。那冷冷央宮雖然清苦,卻并非牢獄之災,只算是幽禁罷了。你娘又是神仙之體,不畏饑寒,只等你功成前去搭救。”
“可那是百丈之深不見天日的地下,我娘一個人多孤單。仙凡結為夫婦有什么錯,神仙也是人做的。玉帝這樣強把別人拆散,還談什么懷德天下!”楊戩終于忍不住吼道。
“放肆!”玉鼎真人立時橫眉怒目道,“人有人道天有天規,這仙凡不可婚配乃萬古戒律,并非是玉帝一人所立。為仙者首要戒欲,更不能肆意而為。否則天下若都是仙凡之體,哪里還有仙凡之分。有志者才能出人頭地登天為神,無志短志碌碌無為者只能茍且如螻蟻!”
真人之言在紫光洞中如同雷鳴,楊戩不禁為之一震,不敢再出口狂言。
玉鼎真人臉色漸漸緩和,又嘆道:
“楊戩,剛才為師說的話是有些過激。但你娘被困桃山已成事實,玉帝又是金口玉言,你再如何怨天尤人也是無用之功。如今你要做的就是虔心修行早登大道,才能早一日救你娘出山。你對你阿婆一直念念不忘,就證明你是個孝子,是個至情至性之人。這一點為師很喜歡,剛才之所以對你嚴加呵斥,也是怕你心懷怨恨而亂了修道之心。楊戩,這也是你母子二人的劫數,你娘還等著你去搭救啊……”
玉鼎真人一番溫言相慰,楊戩雖然仍有些想不通,卻也知道師父是為自己好。
只得道:“師父,弟子知錯,以后再不會怨天尤人。定會虔心修道早達仙境,早救娘親出山。”
“如此甚好,”玉鼎真人大喜,“為師現在就傳你原境口訣,你且聽仔細……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微擺搖天柱。赤龍攪水津,鼓漱三十六……你可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