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這些日子尤其心神不寧,感覺一日不見金蟬子就好似缺點什么,患得患失,生怕金蟬子真做了青燈古佛。
她又去了靈山,雖然都是空門中人。但靈山這等佛門重地,不方便久留一個女仙,何況祝融要金蟬子單獨給她講經。
金蟬子雖也賢良方正嫉惡如仇,但也要面子,被祝融拉去了有萬仙之祖之稱的昆侖山。
山清水秀花木繁盛,鶯歌燕語,果然仙山福地。真是個情人幽會的好地方,金蟬子卻一本正經的在說教佛經。
“聲聞乘修四諦法,自凡夫至阿羅漢,論時間,速者三生,緩者六十劫,得果有四。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速者四生,緩者一百劫,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
祝融裝模作樣的聽著,還時不時開口詢問,其實她自己都不知道問的什么。
金蟬子不厭其煩的講解,像是面對一個虔誠的僧徒。
看著一臉肅穆的金蟬子,祝融想笑又不敢笑。
終于,她忍不住了,摘下一朵紅花戴在頭上,說道:
“金蟬子,你看我戴上這朵花是不是更漂亮了?”
金蟬子皺了皺眉,說道:
“心和,萬物皆美,心惡,萬物皆陋。美丑全在于心,萬物為一物。”
這回答不倫不類,又是一頓無趣的說教。
祝融耐著性子又問道:
“金蟬子,那你給我好好解釋一下,究竟怎樣才能視萬物為一物?”
金蟬子沉吟片刻,說道:
“太上老君常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也就是說,無論山川溪流還是巨木花草,天地都等同待之,從無偏袒冷落。蕓蕓眾生也要自明自悟,不去怨天尤人……就像當年玉帝對待云華夫人,無親疏之分一視同仁……”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祝融又忍不住了,沒好氣的打斷道。
“祝融,我看你好像不高興。”
“實話告訴你,我現在就是不高興。”祝融重重點頭道。
金蟬子卻搖了搖頭,說道:
“心不靜怎能念佛,今天先到此為止,我回靈山了。”
“金蟬子先別走,我還有事。”祝融忙道,他一閃身擋在金蟬子面前,略有緊張道:
“反正都已經出來了,不如先觀賞風景,再看看蕓蕓眾生。你只在靈山閉門念經,對世事不聞不問,還怎么普度眾生。”
金蟬子想了想,點頭道:
“也罷,你說的也有些道理。”
祝融噗嗤一笑,金蟬子終于開竅了,又道:
“金蟬子,我說的只是有些道理么?我看是很有道理。”
金蟬子又一皺眉,說道:
“萬物哪有十全十美,皆有優劣,心和則……”
“好了好了,我們去前面看看,邊走邊說。”祝融又差點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