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陽文就是字在石頭上是凸出來的,陰文則是凹進去的。
但古代的稱法和現在正相反,因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記來稱陰陽文的,在封泥上呈現的陰文,在印章上卻是陽文;在封泥上是陽文的,在印章上卻是陰文。因此,為了避免誤會,就把陰文稱為白文,陽文稱為朱文。
李陽道:“朱文!”
匠人又問:“大人要制作的雕板,是玉石否?”
李陽搖了搖頭:“用棗木或梨木。”
匠人點點頭,道:“我等已經知道怎么做了。”
李陽很高興,其實雕板印刷術,確實很簡單,就是和印章一樣,唯一的區別,只不過是大一號的印章而已。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選用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如棗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鋸成一塊塊木板,把要印的字寫在薄紙上,反貼在木板上,再根據每個字的筆劃,用刀一筆一筆雕刻成陽文,使每個字的筆劃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書了。
所以,對于這些從事雕刻的匠人來說,并非難懂之事。
李陽道:“雕版的版料,本相會讓木匠坊那邊按照紙張大小,切割好送來,諸位只負責雕刻,不知這三本教科書的雕板,諸位需多少時日可完成?”
匠人們接著就開始一邊翻看著教科書,數著紙張數,交頭接耳的商討了一會兒,然后答道:“半月!”
李陽搖頭道:“十日,我只給你們十日,將作少府給你們一個月的工錢,能辦到否?”
匠人們對視一眼,然后點點頭:“十日便十日,保證完成任務!”
李陽大喜:“好,那今日木匠坊會開始準備版料,爾等明日一早便來此開工!”
眾人齊道:“喏!”
匠人們接下來先告辭離開了,而蕭何等人卻一臉震驚的看著李陽。
因為他們終于隱約看出,李陽所說的印刷術,大概是什么意思了。
把教科書的內容,像印章一樣,制成雕板。
然后,只需要在雕版上蘸上墨,接著,用白紙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凈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一頁一頁印好以后,裝訂成冊,一本書也就印刷成功了。
此時,就算再傻的人也能看得出來,這種印刷方法,比手工抄錄簡直快上百倍恐怕都不止了!
印刷書籍的方法,不僅比手工抄錄的速度快,而且還能樣式統一,只要雕板不出錯,就能避免漏、錯、字跡不工整等諸多不足,總之,這對教科書來說,這種印刷術簡直太完美了。
“妙,大人這個主意,實在是太精妙了!”想到這里,蕭何等人,簡直對李陽驚為天人!
把書籍內容制成雕版,然后進行印刷,這種借鑒印章的技術,雖然非常的簡單,甚至一點就通,但問題是別人根本就想不到啊。
在此之前,誰能想到,可以借鑒印章的方式,來制作雕版印書呀?
總之,在此之前,世人是無一人想到過這種印刷方法。
這叫什么?
這就叫聰明才智!
只有像中丞相這種通天之智的人,才會想得出來這種方法快速印書。
這時,眾人無不對李陽的聰明才智,佩服的是五體投地。
李由當下就拍起了馬屁:“大人真是才高八斗,聰明絕頂,出手不同凡響啊。竟是只從一個小小的印章當中,便能想出此等驚天地,泣鬼神的印刷之術,這等出類拔萃的智慧簡直是空前絕后,無人可比,令人不得不仰視。這次能有幸參與這等大發明當中來,真是下官一生之榮幸,回家定要燒香祭祖,感謝先輩積下的陰德啊!”
扶蘇、蕭何等人也點點頭:“我們也是。”
李陽擺了擺手:“本相說過多少遍了,做人要低調,要謙虛!”
眾人趕緊點點頭,一副受教之色,心中無不感嘆,中丞相為人之謙虛,世上無人能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