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身為掌執國政院的領政大臣,李陽可不敢有絲毫懈怠,特別是當此土改新政的推行之時,更是政務繁重。
李陽這些日子算是領教了,什么叫作日理萬機,這簡直就是沒有半刻的輕松。
這不,在國政院和馮去疾等人處理了一些政務之后,接著他便又馬不停蹄的趕往了國政院下邊的發改署。
土地改革新政,主要還是由發改署在全力推行,各種細文法令,皆是由李斯在負責定制,最后由李陽批復,以國政院的名義發布。
而在發改署,還獨立出來了一個土改司,由張蒼主要負責,主要是監督及核對各郡縣上報過來的土地普查數據。
如今,土改法令早已發布十余天了,咸陽城附近的郡縣,也差不多完成了初步的封地普查工作。
所謂封地普查,其實就是各地先把那些功臣軍士們獲封的土地,先挨戶進行核實,造冊、統計,然后才能實行年俸替代。而對于那些尚在朝廷任職的人,則保留封地,這樣普查下來,就能先把哪些土地是該保留的,哪些土地是要收歸朝廷的,劃分開來,然后再把可以收歸朝廷的土地進行丈量,進行統一平均分配給百姓,實行承包制。
所以,核實封地,是土改政策的第一步。
而接下來的第二步,就是進行年俸的確立,與此同時,也同步開展第三步的土改行動,那就是丈量除封地以外的所有土地,收歸朝廷,各地統計可用于分配的土地面積。
“張蒼,有多少個郡縣可完成了封地普查工作?”
李陽來到發改署,找到了張蒼詢問土改工作。
張蒼回道:“稟院長,關東、關中、南陽郡、三川郡等京畿周邊都已陸續完成了封地普查,昨日關中地區已經開始丈量土地了,今日商於之地、南陽郡、三川郡也正式開始丈量土地工作,一切都如預期般順利進行著。”
“嗯,不錯,進展順利就好,一切以穩字為重。”李陽點點頭,對這個進展倒是十分的滿意。
張蒼點點頭,他也知道,土改新政,最重要的就是一個穩字,穩定的進行土改,比只求快字重要多了。
李陽沉吟了一下,想起了昨日聚眾于咸陽宮門外的人群當中,據李由回報,說有商於之地的老秦人,于是便道:“你要是有空走得開的話,最好帶著人過去商於之地監督一下那邊,本院擔心有宵小之輩會鬧事。”
張蒼一愣,道:“應當不至于吧,商於之地,數縣只有商絡一縣是議大夫王平的封地,其實數縣,皆無士族封地,應當不存在爭議了。而淅川縣,雖說之前也是屬于王家的封地,但那是王綰丞相的封地,如今亦是要收回,總不至于連王平也敢抗法吧?”
李陽苦笑了一下:“此事你倒是想錯了!沒有王公士族封地的地方,其實才是問題越加嚴重啊。”
“哦?”張蒼一愣,道:“院長是說,沒有王公士族封地的地方,等于都是兼并之地?”
李陽點點頭:“對,有王公士族封地的地方,一家獨大,倒還好說。可沒有王公士族封地的地方,則代表著有無數新貴,分而兼并之,人一多,他們往往就會聚成一團,抵抗政令,所以那才叫一個亂,我們不得不妨啊。”
張蒼恍然大悟,覺得李陽說的確實極有道理。
當下便道:“既然如此,下官這便過去一趟,親自督辦。”
李陽點點頭,叮囑道:“去找李由,領一隊人馬過去,以護安全。”
“喏!”
張蒼當即領命,帶了幾名手下,然后就去找李由調了一隊衛隊,朝商於之地趕去……
商於之地,淅川、內鄉、西峽到商洛這六百里,皆屬“商於之地”,其中置有數個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