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陽之所以會這么做,也確實是有自己的考量。
馮去疾他們有意要自己出使匈奴,離開朝堂,不就是為了想讓新政土改出亂子嗎?
既然如此,以其每時每刻防不勝防,倒不如自己就暫時離開一陣子,讓你們主動跳出來亂。
在李陽看來,這次的土改新政的主戰場,并不在朝堂之上,也不在京畿之地,而是在遠離京畿之地的各郡各縣,各鄉各亭,那里才是土改的主戰場。
而自己身居朝堂,就算掌執著國政院,全國之政務,皆出己手。
可是,自己難道能管得了天下的各郡各縣、各鄉各亭的細務?
恢復秦國的土地舊制,重新加強土地公有,再分配。打擊的就是土地兼并問題,而打擊的對象,皆是新貴士紳,這些人遍及各郡各縣及鄉亭。甚至各郡各縣的官員、鄉長、亭長,可能皆是兼并土地最為嚴重的人。
而自己身居朝堂,就靠著一紙新政法令,下面各郡縣、鄉亭,就真的會照辦?他們會把自己發了錢糧兼并過來的土地,乖乖分給百姓?
李陽還真沒有這個自信。
如果他們不執行新政法令,你能帶著國政院的官員,一地一地去查?
如果他們明面上執行,還上報朝廷新政推行之成果,欺瞞朝,可是實質上土地依舊在他們手里,并沒有均分土地,你又如何辯識、發現?
所以,對李陽來說,要想順利的恢復、強化秦國的土地舊制,那是希望渺茫啊。
既然如此,那該怎么辦?
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下猛藥!
可是,如何才能下猛藥呢?
大家都不亂,大家都欺上瞞下,或暗地里玩陰的,你能上猛藥嗎?
顯然不行的。
大家明面上都在響應新政,在執行新政,在實施新政,你能來硬的?那反而名不正,言不順,甚至還會使得大家真正的群起反抗。
那怎么辦?只有一個字:亂!
是的,就是要亂。
越亂越好,最好讓這些反對新政的人,通通跳出來主動出手,只有亂了,才可以上猛藥,下重拳。
而這記猛藥、重拳,就是底層百姓!
朝廷下了新政法令,各級地方不遵從,底下兩千萬百姓能不怒嗎?
只要一號召,舉國上下必將掀起一股恢復秦國的土地制的風暴。
這股風暴,才是徹底能實現恢復秦國土地舊制的終極手段。
只是,這個手段有點狠,只能在新政亂象盡生的情況下,方才有理由實行。
而馮去疾等人,今日舉薦自己離開朝堂,可不就是最好的機會嗎?
自己需要新政變亂的機會,馮去疾等士族老臣們,也希望生亂的機會。
所以,自己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豈不成傻B了?
當然,自己出使匈奴,坐鎮北方邊疆,全權主持統一北方草原大局,除了為了新政,確實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奔著這份千秋功績去的。
對于李陽來說,如果能解決匈奴,對華夏民族來說,可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原本的歷史上,游牧民族給華夏民族帶來了無比沉重的災難,不管是華夏民族征戰游牧民族的戰爭,還是游牧民族侵略華夏民族,這千余年來,死傷何止千萬計?
一直到清朝,方才真正的得到了統一。
而作為一名穿越者,如果自己能在秦朝的時候,就統一草原,將北方之草原,并入大秦疆域,將游牧民族,融合同化為大秦臣民,這對華夏民族來說,意義之大,甚至大于一次改朝換代。
說實話,新政變革如果與統一北方草原相比,顯然后者才更加的重要。
只不過,對于李陽來說,這兩者自己這次都可以兼顧,何樂而不為呢?
想到這里,李陽也不管別人詫異的目光,當即出列道:“陛下,國政院有馮相和李相、蒙將軍在,新政無憂,請陛下放心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