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正道:“這么說來,李陽應該就是看準了這一點,只要去了,就一定可以立戰功,如此,他在軍中的地位也將得到大大的提升,可謂是只有好處,絕無壞處啊。”
“想必正是如此了。”
馮去疾點點頭,然后笑道:“你們可記得出征之時,皇帝對李陽說,待他統一匈奴,就封他為君,李陽卻無半分激動,為什么?若本相沒猜錯的話,他李陽其實也心中自知,一個冬季是不可能統一匈奴的,所以聽到皇帝的許諾,他才會心平如水,毫無波瀾。”
眾人恍然大悟的點點頭,贊道:“還是馮相看事透徹啊。”
馮去疾笑道:“我朝臣子要想封君,何其之難,若匈奴這般容易統一,那這封‘君’,也就得來的太容易了。”
這時,其中一人略有擔憂的道:“可是,這個李陽不能以常理來看待啊,半年前,他就憑五百兵,只用了三日,便是連收沛縣、下相兩城,簡直就是一個奇跡。這次,萬一他再弄出一個奇跡來了,豈不……”
“你想多了!”
馮去疾輕笑一聲,道:“半年前的平亂,李陽的足智多謀,確實創造了一個奇跡,三天之內,連收兩城。可是,匈奴之戰,豈是亂民可比?這等奇跡,是絕不可能發生第二次的。”
說到這里,馮去疾一臉肯定的道:“要想統一匈奴,沒有五年以上,那是絕無半點可能!莫說統一匈奴,就算是南征百越,屠睢率領五十多萬大軍分五路南下,那也是歷時足足五年時間方才統一的啊。”
眾人再次連連點頭,覺得馮去疾這話說的極有道理。
百越,最起碼他們有城有寨,要想征戰百越,尚還能一城一寨的攻打。
可是匈奴,乃是游牧民族,機動性極強。他們往往有可乘之機時,便攻,無勝算時,便逃,讓你毫無辦法。
若要想與匈奴決戰,就得用重多的兵力,先做到圍其退路,方才能逼其部隊決戰,否則根本連個正勁的戰役都難以實現。
也正是因為如此,蒙恬當年也只是將匈奴趕出陰山以北,而無法像百越那樣,做到殲滅匈奴軍隊。
同時,這也是為什么,秦始皇寧愿花五年時間,派屠睢率領五十多萬大軍分五路南下,統一百越,而北征匈奴的蒙恬,只收復河套,便結束了征戰,改而以舉國之力,修筑長城抵御匈奴,原因也正是如此。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匈奴可驅,不可滅!
他李陽,想在一個冬季統一匈奴,純粹做夢。就算他是神仙,那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見眾人放下了心中這些不必要的憂慮,馮去疾道:“只要我等能讓新政失敗,就算李陽在匈奴打了幾場勝仗,那又有什么關系呢?畢竟,新政才是我們與他的角斗場啊!”
眾人點頭,心中再無憂慮。
相反,他們已經隱隱地能想到將來的結局了。
李陽與匈奴大戰,小有軍功。
可是,回到朝堂,新政已名存實亡,這時開春在即,新政再不可為,最終新政土改失敗,老氏族和士族、新貴,群起而攻,為了大秦社稷,陛下必然拿李陽問罪!
李陽倒,朝政再入馮相之手,大局定!
想到這些,白正等人,頓時信心滿滿,離開馮相府后,就準備開始對新政展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