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多的鐵騎,在草原上就好像是一道黑色洪流,直朝陰山以北的匈奴王庭奔去……
因為所有戰馬,都已裝備了馬鞍、馬鐙,所以長途奔趕,騎兵也并不會太過勞累。
這一天時間,李陽就奔趕了八百余里。
一路急趕,在臨近陰山的時候,沿途漸漸的開始遇到了一些游牧的匈奴小部族。
這些零散于草原上游牧的匈奴部落,見到襲卷而來的三萬多的秦軍鐵騎,無不叫得驚慌逃竄,顯然是以為秦軍來攻!
不過,為了引發不必要的誤會,在遇到這些游牧的零散匈奴小部族時,李陽都會讓羽林高聲齊喊:“大秦國政院院長,出使匈奴!”
聽到羽林將士的喊話聲,那些匈奴人無比震驚和詫異,因為從來就沒有秦國的使者來過草原。
這是要下戰書呢?還是要來談和建交?
大家好奇無比,不過既然不是來攻伐的,大家倒也稍加放心了一些,于是紛紛趕著牛羊給秦軍避讓。
“主帥,不知為何,這一路走來,末將總感覺今日的草原與以往有異啊!”
負責給李陽大軍做向導的斥候校尉,在經過一處游牧的小部落后,不由皺起了眉頭。
李陽看到他那若有所思的樣子,不由問道:“何處有異?”
斥侯校尉道:“說不清,就是以往末將在草原上,見到的這些零散游牧小部落,總能見到男子,而這次……似乎只見到老弱婦嬬,年壯男子,幾乎沒有見到一人。奇怪……”
聽到這話,李陽也不由皺起了眉頭。
不得不說,這斥侯校尉,就是斥侯校尉,觀察仔細入微。李陽如果不聽他提起這事,他根本不會想到這方面上去。
不過,如今聽到這位校尉這么一說,仔細想想,倒確實如此。
這一路走來,沿途所遇的好幾個游牧零散部落,確實是沒有見到過青壯男子,皆是老弱婦嬬。
想到這里,李陽不由疑道:“怎么,你平時前來打探軍情時,所見與今日完全不同嗎?”
校尉點點頭:“是的,主帥有所不知,匈奴以游牧為生,無戰之時,他們分散成一個個零散的小部族,以游牧為業。而一但開戰時,則青壯男子,立即上馬集結成軍。而這一次,沿途所見之零散部族,盡皆老弱,不見青壯,那么就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他們的青壯男子全部集結成軍了。”
聽到這話,韓信和李陽都愣住了。
當然,李陽也是一怔。
“你是說……匈奴已經動員草原各部,已經組織好了大軍?”
校尉微微頷首,道:“應當是如此了。要么是準備應敵,要么就是已要開戰。”
李陽眉頭緊鎖,心里不由凝重了起來,嘀咕道:“難道……他們這么快就已經知道了我大秦欲要征伐他?”
韓信也緊張了起來,沉吟道:“院長,如果匈奴已經知道我們的真實意圖,是為了統一匈奴,那么您此次前往匈奴王庭,可就危險萬分了。”
李由也擔心了起來,道:“韓將軍所言極是,若冒頓知道,匈奴與我大秦此次必有一場死戰,那么他們必會一不做二不休,先把院長給殺了再說。”
李陽沒有說話,因為李由他們說的沒錯。
如果匈奴真的知道了大秦的真正意圖,那么他們就會知道,此次他李陽勸降,只是為了先禮后兵,既然大戰無法避免,他們自然會先下手為強了。
而這樣一來的話,自己就真的死定了。
“主帥,末將以為,為了安全計,必須先打探清楚匈奴虛實局勢,方可前往匈奴王庭。”校尉建議道。
韓信道:“你有何辦法嗎?”
校尉道:“很容易,末將帶人去抓幾個匈奴人一問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