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蒙毅有一種無辜感,心想李陽問的這個問題,有點偏離了律法的根本和論點。
底下的刑部官員,亦是一臉詫異的樣子,顯然想不明白,李陽怎么會說這樣的話。所以,一時之間,大家都有一種自己修的律法并沒有錯的感覺。
看到眾人這副鳥樣,李陽知道,這幫家伙是真的還沒有意識到這條律法存在問題啊。
苦笑了一下,最后,李陽只好把真實的案情講了出來:“咸陽有一位有志青年,其俠肝義膽,為人正義,可是就在上個月,他在灑館喝酒,見到有一富家公子調戲姑娘,因為其仗義執言,站出來制止了富家公子,結果與那富家公子打將了起來,然后卻為此犯下了私斗罪,罰獄三年。此案,諸位作何感想?”
嘎!
蒙毅的下巴脫掉了。
而刑部一眾官員,也直接傻了眼。
作何感想?
這明擺著那位有志青年的行為,乃是屬于見義勇為嘛,而這案件于他來說,可謂是無妄之災矣!
“為何不作聲了?”李陽看到這般家伙無言以對了,不由追問道。
蒙毅和刑部一眾官員,剛才還覺得自己制定的關于私斗罪的律法無錯,甚至還認為李陽的問題,違背了律法論行不論心的根本規則,結果……這個案件反手就給了大家一個清脆的耳光。
一時之間,一眾官員紛紛低下了腦袋。
蒙毅則一臉慚愧地道:“此律看來,確實存在巨大的疏漏,私斗罪,不可一概而論之,我等之過錯也。”
李陽掃視了眾人一眼,道:“現在終于知道這條律法有問題了?如果此律法繼續施行下去,日后我大秦百姓,還有誰敢見義勇為?當壞人欺壓良善之時,豈不叫良善之人唯有任人欺壓,不可反抗乎?”
眾人連聲道:“我等知錯矣。”
李陽似乎并沒有就此罷休,接著他又轉身朝刑部大堂門外一指,道:“還有,爾等可有看見門外有一女子?”
眾人回頭朝大堂外看了一眼,連連點頭。
其實,大家早就注意到了那個女子,甚至都很好奇,那女子是什么人,而且懷中還抱著一個孩童,怎么會跟李陽一起?
“敢問鎮國君,那女子是?”蒙毅問道。
李陽道:“你這個問題問得好,實不相瞞,那女子是從山東,不遠千里而來,為的就是來咸陽鳴冤的!”
“啊?鳴冤的!”
這一下,蒙毅真的是大吃一驚。
因為來京畿鳴冤的,這還真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這時,他算是終于明白李陽為何會來刑部訓斥大家了,其原因正是因為有人來咸陽鳴冤來了。
而如果沒有料錯的話,這女子的冤情,顯然是跟新律法的缺陷與不妥之處,有直接關聯。
想到這里,蒙毅也知道此事,事關重大了,于是也不敢再有怠慢了,趕緊問道:“那女子是何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