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妃緊張道:“那侗兒怎么說?”
衛玄道:“據說秦王翻臉了,還說代王當他是兄長,而燕王卻把他當忠犬,讓燕王絕了那心思!至于真偽,就不知道了……畢竟,小舞已經是你們楊家人了。”
韋妃道:“晚輩相信這兩個孩子!請您老拿個主意”
衛玄沉吟道:“從民族大義上說,老臣贊同秦王先打劉武周的決定!對他說的關隴權貴里應外合也認可。”
“現在還有點時間,有幾件事應該做,一是從民間募集軍隊訓練。”
“二、是關于糧食的處理,這一米一飯來之不易!理應珍惜!嗷嗷待哺的饑民多如牛毛,一把火燒了有違天道。”
楊侑道:“那怎么辦?總不能落入賊子手中吧?”
衛玄道:“老臣的意思是以你圣上的名義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多少能為皇家挽回一點聲望,也有助于募集軍隊,也為以后收復關中積攢一些底氣。”
“衛公言之有理。”
韋妃恨聲道:“那些反賊個個自詡仁義,我皇室倒是成了亂臣賊子了,這沒了糧食,倒看他們拿什么充仁義!為了防止有人從中謀利,這件事就老勞衛公和陰世師去辦,同時派驍果軍震懾宵小,對貪墨不法者,加以嚴懲。”
“同時,召集屈突通、堯君素、宋老生、桑顯,拿出宮中錢財對軍隊加以獎勵。只有軍心不亂、只有軍隊忠誠,我們才能平安離開。”此時此刻,求助娘家無望的韋妃表現出太子妃的政治智慧,顯得殺伐果決!
“娘娘英明!”衛玄贊了一句,接道:“還有…再給長安令屈突蓋三千驍果軍,由他負責監視緝拿侗兒說的那些人…凡是有所異動立即緝捕。”
“好,好,好!”楊侑大喜。
翌日!
大隋皇帝楊廣開關中義倉官倉賑災、接濟難民的消息由長安為中心,向四周郡縣散布開來。留守西京官員得到消息時,已經遍布全城,一些人出于某些目的,組隊入宮阻止,讓楊侑出示圣旨,
但是楊侑早已和副留守衛玄、陰世師通氣,不但沒有理會這些用心不純的人,而且在老辣的衛玄、陰世師操作下,這些阻止放糧官員也名傳關中,只不過都是臭名,連門都不敢出,生怕被饑民咬死!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令一些人目瞪口呆、無從反應,在此大勢之下,各地官員只能順勢而為。
這時候誰反對、誰遭殃!
這叫民意不可違!
短短幾天,關中義倉官倉傾盡一空!
同時,以獨孤氏、竇氏為首的關隴權貴不讓放糧、私吞官糧、家奴大量領糧搶糧偷糧的消息也不脛而走,關中一片嘩然、一片憤怒、寒士口誅筆伐不絕于耳
關隴權貴連忙撲火!放糧洗黑!但人們更相信這是欲蓋彌彰。